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示范区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渑池县:
做强中药“芯片” 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本报讯 近年来,渑池县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政产学研”协作创新,对本地性状优良的中药材野生植株进行驯化改良,精心选育种源纯正、品质上乘的道地药材新品种,让道地药材更具地道品质。

    10月26日,在渑池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豫丹参二号丹参苗长势喜人,叶片翠绿欲滴。“育苗之优劣,直接关乎药材质量,育苗之关键首在选种。”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燕飞介绍,“我们与河南农业大学携手合作,成功研发出渑池丹参新品种豫丹一号、豫丹二号、豫丹三号、豫丹四号,且获得新品种权认定,成为豫西丹参的核心品种。”

    渑池柴胡、渑池丹参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过去,药农多采用传统粗放种植模式,种子种苗自繁、自留、自引以及相互串换,致使品种出现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产量与经济效益。

    新的渑池柴胡品种历经长达10年的精心培育,其原始资源来自渑池韶山南麓一带的野生柴胡,经过驯化、筛选与扩繁选育等多个环节,最终成就了这一优良品种。“这个品种直立性强,整齐度高度一致,抗寒性与抗病性俱佳,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日前,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对新培育的渑池柴胡品种开展现场鉴定,给予高度评价。

    “我以前自行摸索种植柴胡,收入微薄。如今,县里的药业公司不仅免费发放药种,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还以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每亩柴胡收入七八千元。”坡头乡城头村种植户茹二秃说。

    据了解,河南省澜草堂药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免费供应新品种种子,签约种植户1100余户,带动当地发展柴胡种植面积3000多亩。

    “我们坚定不移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渑池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县与河南农业大学紧密合作,选育出丹参新品种3个、柴胡新品种1个,成功开发了“丹参遮阴喷灌育苗技术”,生产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渑池县不仅在良种选育方面狠下功夫,还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先后打造了渑池丹参中国中药协会优质道地药材基地、河南省首批地理标志标准化示范基地、河南农大豫西丹参种质资源苗圃示范基地。全县以丹参、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培育出广宇制药、桐君堂等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龙头企业10家,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48个、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66家。      (王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示范区新闻·民生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湖滨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关注·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新闻
   第08版:综合·小记者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年会三门峡卫星会场开启
八届市委第八轮巡察完成进驻
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培育新型研发机构 赋能高质量发展
柿子市场红红火火
做强中药“芯片” 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捕捉“精灵”之美
“谁不说咱果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