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门峡神通碳素有限公司:
“三大改造”成效显著 老企业焕发新生机
本报记者 王建栋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10月29日,记者探访了位于陕州区张茅乡的三门峡神通碳素有限公司。这家拥有70年悠久历史的老企业,作为商用预焙阳极的专业生产厂家,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号召,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25个“三大改造”项目,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实现了产量、产值、税收和员工平均工资“四个翻一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该公司投资4700万元,实施了包括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智能环保监测平台、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等在内的10个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大幅减少了环保现场监管、设备巡检等劳动力需求,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了水、电、天然气等能源消耗。据统计,智能化改造后,该公司每年可降低劳动力成本40万元,节约能源消耗成本370万元,并从生产设备高效率运行和管理成本下降中获益200余万元,年综合效益可达500万元。

    绿色化改造方面,该公司投资1.1亿元实施了余热发电项目、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煤改天然气项目等8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硫、粉尘等排放物的超低排放,还显著提升了预焙阳极的产量,降低了能耗。目前,该公司的二氧化硫浓度仅为10—15mg/m3,粉尘浓度仅为3—7mg/m3,全年减少各类排放物约186吨。2.5兆瓦余热发电项目满负荷运行后年发电18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200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屋顶光伏电站一期1.71兆瓦已并网,年发电2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50吨,减排二氧化碳1680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技术改造方面,该公司紧跟“双碳”目标,累计投入1.63亿元,对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实施7个技改项目。这些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减排及最新工艺技术,对原有煅烧炉、焙烧炉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并新增5台4000干料预热机、改造2台振动成型机及上料配料设施。技术改造后,该公司的阳极生块单日产量由不足200吨提升至近600吨。特别是焙烧车间的改造项目,使预焙阳极的产量提升一倍,能耗降低30%,为企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环保绩效分级管控工作中表现出色,被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评定为环保B级企业,这是对公司环保工作的高度认可。同时,该公司通过实施“三大改造”,不仅保住了企业生存,还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员工平均月工资由2800元上涨至6200元,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显著增强。

    “我公司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该企业负责人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连线基层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渑池县坡头乡: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灵宝市寺河乡:社会化服务队赋能产业飞跃
下好政治监督“一盘棋” 齐力唱好“黄河大合唱”
加快项目建设 力争早日投产
优化环境 纾困助企
“三大改造”成效显著 老企业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