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渑池县坡头乡: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灵宝市寺河乡:社会化服务队赋能产业飞跃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本报讯(记者白叶楠)金秋时节,走进渑池县坡头乡汪坟村,笔直、整洁的水泥路连接村组农户、伸入田间地头,红彤彤的辣椒、金灿灿的烟叶等优质产品沿着这条康庄大道销往五湖四海,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汪坟村地处深山,曾是渑池县唯一没有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的村庄,不仅影响村民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坡头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认真梳理筛选22项民生实事,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服务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用情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汪坟村实施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3.6公里,惠及群众300余户,解决群众出行及农产品运输难问题;城头村流转土地建设辣椒加工厂项目,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岭南村维护提升中心游园,改善乡村环境,方便群众休闲;不召寨村安全饮水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彻底解决全村340余户1000余人的吃水问题……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让群众看到真变化、见到真成效、得到真实惠。

    同时,坡头乡在全乡广泛开展柴胡、烟叶种植等产业技术培训,已辐射14个行政村、培训600余人次,着力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该乡稳定花椒种植4.38万亩,亩均产值约4500元,年产值1.8亿元;柴胡种植突破3万亩,亩均产值约5000元,年产值1.5亿元;烟叶种植6300亩,实现烟农收入1800余万元,以坡头乡主产并申报的“渑池柴胡”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本报讯(记者何东升)灵宝市寺河乡,深藏于崤山腹地,以6万亩果园的壮阔和6.8亿元年产值的辉煌,照亮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天际。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一支由党员干部、技术精英与乡土能人组成的社会化服务队,正以专业与热情,为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铺设坚实道路。

    在寺河乡闫村村果园内,一名名身着红马甲的服务队队员陪同果农穿梭其间,检查果树状态,向果农传授经验。这支由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龙领头的队伍,经过系统培训,手握专业技能证书,深入田间地头,为果农提供从修剪整形到病虫害防治的全方位服务,助力苹果品质与产量双重飞跃。

    寺河乡以“五星”支部建设为契机,依托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激活“土专家”“田秀才”的本土智慧,并吸引“头雁”“归雁”返乡助力,构建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技术培训到农资管理,从招工用工到线上销售,每一环节都紧密相连,推动果农收入与村集体经济双增长。

    同时,寺河乡积极引进高山、永辉等果业龙头企业,携手81家农民果品专业合作社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成强大的生产合力。21座现代化冷库的建立,更是为苹果保鲜储藏提供了坚强后盾,确保果品新鲜直达市场。

    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亦是寺河乡的一大亮点。全乡农资门店提供便捷服务,外地专家频繁到访传经送宝,绿色食品认证苹果种植面积近2万亩,为苹果产业增添了绿色底色。

    闫村村的实践,仅是寺河乡苹果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窗口。展望未来,寺河乡将继续深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连线基层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渑池县坡头乡: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灵宝市寺河乡:社会化服务队赋能产业飞跃
下好政治监督“一盘棋” 齐力唱好“黄河大合唱”
加快项目建设 力争早日投产
优化环境 纾困助企
“三大改造”成效显著 老企业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