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幻文学:让想象力腾飞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科幻产业的盘子,大致是这样的——1/2到2/3由科幻游戏供给,科幻文旅为科幻游戏的1/2,科幻影视为科幻文旅的1/2,科幻阅读和其他周边的总和为科幻影视的1/2。”近日,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系列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吴岩说,全国科幻产业2023年迈上“千亿级”台阶,实现营收1132.9亿元,其中650亿元来自科幻游戏,而科幻阅读仅为31亿元。

    科幻产业正面临这样的矛盾:科幻文学作为科幻产业的源头和基础,在整个产业中却是占比最少的,几乎只占产业总量的零头。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系列活动中,与会专家和科幻作家热烈探讨: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幻文学繁荣发展,进一步筑牢产业基础?

    从传统文学中汲取创作营养

    “我遇到一些想投身于科幻创作的新人,他们很急切地想分享科幻的点子,却没有好的情节框架写出来。”以《笛卡尔之妖》连续斩获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中篇小说奖和“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奖最佳中篇科幻作品奖的分形橙子说,新作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只看到“科幻”,忘了“文学”。

    “科幻文学首先是一种文学,是讲故事,一定要有情感点,要让读者产生共鸣。”分形橙子说。

    科幻文学要从传统文学中汲取创作营养,这是与会专家和获奖作家的共识。

    “一些科幻作家认为,我们有更绚丽的科幻世界,为什么要关注现实世界?”科幻作家、银河奖得主杨平说,一些作者对现实忽视甚至不屑一顾,导致作品缺乏与读者的情感关联,难以引起共鸣。学习传统文学对现实的观照,是科幻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广州市作协副主席王威廉是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首席评委之一。他说,科幻小说也属于小说的范畴,必须遵守文学的规律,要有丰富的情节故事和人性内涵,要有生动的场景描写,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和方向

    “我是研究计算机的,之前说基础学科都是数学、物理等,现在计算机也已经变成基础学科了,说明什么?说明科幻点亮科技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谷雨说。

    系列活动中,不少专家和作家都指出,科幻作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灵感和方向。科幻作家万象峰年说:“科幻对现实科技的影响,我分成三类:一是科幻启发科学研究的灵感,如地球同步通信网络的提出;二是科幻前瞻地凝练科学研究的需求,如平板电脑的发明;三是科幻推动概念的普及,如太空电梯的设想。”

    同时,专家们认为,科幻作品要从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中获取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的想象力。

    万象峰年说,科技创新对科幻作品的作用,一种是新的技术已经引起现实问题,会推动科幻作品去反映现实的变化,去思考一些伦理的东西;另一种就是科幻作品依托新技术,像“魔法”般建起一座让我们理解未来的桥梁。

    “我们学校有一个团队,正在研究‘光意系统’,希望通过控制脑电波来控制人的意识,这就为科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想象空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谢梅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航空航天、微电子、自动化、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有很多前沿创新和发明,为科幻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灵感和素材。

    “未来的新技术在哪里突破,哪里就会成为科幻创作的热点。”谢梅建议,学校要把创造发明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同时把文学创作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推动科幻文学繁荣发展。

    在产业发展中增强创作动力

    刘慈欣的《三体》是科幻文学的重磅IP,其改编一直备受关注。此次“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上,《三体漫画:第一部》就斩获了最佳科幻漫画作品奖。

    翻阅《三体漫画:第一部》,全书采用彩漫,符合当下国产漫画的主流选择。情节上基于原著故事,有细节深挖和改编,孩童翻阅也能够看懂。刘慈欣说:“《三体》第一部出版至今已经十多年,拥有了大量的读者。现在,它所描述的科幻世界在漫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2015年,《三体》摘得科幻文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此后,“三体”这个超级IP,通过文学、动画、漫画、广播剧、舞台剧、线下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全面开花,成为全球热议的现象级传播对象。

    在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上,爆火出圈的《王者荣耀·琥珀纪元》《流浪地球2》等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等的文学剧本,均斩获重要奖项。

    “文学是一种母本。‘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首先要推出一些很重要的文学作品,有了这些重量级的作品之后,科幻动漫、影视产业以及其他多媒体的改编和生长都有了基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说。

    近年来,科幻产业迅猛发展。2023年,科幻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远超业内预期。当年,仅成都科幻产业总营收就达235.21亿元,科幻与文学、科幻与影视、科幻与游戏、科幻与文旅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成绩斐然。

    科幻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科幻文学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带动形成了良好的创作生态,促进了科幻文学的繁荣发展。《时空画师》《北京折叠》《笛卡尔之妖》等一大批科幻作品陆续出圈,引起了全球读者的瞩目和认可,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周洪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一段童年的治愈之旅
书单
低处生活见冷暖 平凡故事悟人生
一份长食单 万般真滋味
穿越历史迷雾的绮丽之旅
科幻文学:让想象力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