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河南三门峡加快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矿业老城探新路》,对我市探寻矿业老城向材料新城、制造业之城蝶变的谋划思路、发展路径进行了详细报道。现予全文转发。
前不久,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筹)揭牌仪式在河南三门峡市举行。业内专家表示,实验室的建立将有力推进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
三门峡地质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当地加快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向材料新城、制造业之城的转变。
迎难而上,储备更足发展后劲
三门峡的优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拥有22种战略性矿产,黄(黄金)、白(铝)、黑(煤炭)均是当地优势矿产……
资源虽多,但由于此前粗采粗炼,浪费太多。炼金炼铜后的残渣中,还有许多稀有金属,都被忽略了。为何?理念落后、技术落后。
此外,无序开采还导致山体破坏、污水横流。一方面群众意见较大,另一方面也让企业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一家石墨生产企业就曾几次因尾气排放不达标停工整改,最长一次停产达3个月。
面对“发展中的烦恼”,三门峡的选择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也有人质疑:三门峡连一所独立的本科高校、一个科研院所都没有,并且缺乏高端产业支撑,高层次人才不愿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难度不小。
“要迎难而上,为三门峡储备更足的发展后劲。”面对质疑,三门峡市委书记范付中说。
创新发展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一块铜,能压多薄?走进三门峡灵宝市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比蝉翼还薄的铜箔。“这是我们研发的3.5微米超长极薄铜箔,目前已量产。”公司总经理李会东介绍。
以前,铜原料按吨卖;现在,新型材料按克卖。近年来,三门峡着力推进“两变”:一是变理念——更注重资源精细化利用;二是变技术——更注重创新驱动。
在三门峡,向科创要效益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数据显示,2023年,三门峡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企业发力科研创新,政府相关部门也推行多元化投入机制,给予最大力度支持。三门峡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国红介绍,近几年,市里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不低于20%。同时,市里用足产业基金,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随时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