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志刚)“新成立的皇甫谧文化产业研究院,将着重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深挖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文化,加强其精神和理论研究;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搭建文化产业研究合作平台;三是重视人才,打造一支传承、弘扬皇甫谧文化的队伍。”10月22日上午,在义马市新成立的皇甫谧文化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上,该院负责人、河南春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春燕说。
据《晋书·皇甫谧传》记载,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是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15岁随叔父徙居新安县礼召村(今河南义马)。皇甫谧作为我国现存最早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的撰集者、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医学家,一生七次拒召,其中六次在新安面对朝廷的征召,以礼拒召,作《让征聘表》,留下了义马“礼召村”由此得名。他在礼召村居住的45年期间,著述颇丰,他的《针灸甲乙经》比《黄帝内经》多189个穴位,在人体365个穴位中,有349个穴位由他传承《黄帝明堂经》而厘清定名,其中包括了我们熟悉的“石门穴”“天池穴”等名称。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皇甫谧被誉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
据悉,近年来,春天集团紧紧围绕皇甫谧文化,守正创新,开发并研制了古法酿造柿子醋和柿叶红茶等。皇甫谧文化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该院成立后将从产业视角对皇甫谧文化产业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助推文化产业精准、高效运营,带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义马市产业融合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