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长好苗,好苗能成林。
10月15日至17日,全省林木种苗管理培训班在三门峡举办。连续3天时间,全省18个地市120名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和国有苗圃以及乡土树种保供繁育项目负责人,共话如何进一步提高林木种苗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有效提升林木种苗繁育能力及质量,让良种壮苗工作满足科学绿化和生态强省建设的需要。
理论“充电”、实地教学、取长补短……为期3天的培训活动采用“理论培训+现场教学+经验交流”的方式进行,给大家送上培育良种、良才的“真经”:听取专家从理论的高度深入讲解,到灵宝市苹果种植点现场学习,聆听三门峡市林业局、灵宝市林业局作为先进典型的经验分享……活动中,开封市种苗站、洛阳市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新乡市林业工作站等5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此次培训活动为什么选择在三门峡举办?既因我市优良的自然禀赋,也得益于我市在林木种苗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三门峡市是国家森林城市,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全市有林地面积709.45万亩,林木蓄积量173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72%,居全省第一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木种苗工作,从转变理念、研发创新、拓宽市场、求质求量等方面下狠功夫,取得良好成效。
围绕一个中心变理念。积极破局,针对种苗产能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实问题,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实现从提高种苗质量、繁育良种种苗向多种经营融合发展,走科学、生态、节俭之路的理念转变。
突出两个重点求创新。一是繁育技术的创新。建立樱桃、杜仲、苹果、杜鹃组培实验室开展育苗。二是繁育模式的创新。选育审定适合我市发展的豫翘1号、豫冠1号,“宝香丹”等良种,丰富良种资源。
服务三个战略拓空间。面向生态空间繁育造林绿化生态修复苗木;面向产业空间繁育经济林和果业苗木;面向城乡空间繁育园林绿化及花卉苗木。
夯实四大基础强管理。“硬件”加码,圃容圃貌换新颜。配备先进的育苗综合实验室、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等,使圃容圃貌焕然一新。科学育苗,苗木管理展新姿。积极应用新技术,实施良种化、容器化、标准化、无毒化育苗,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严把关键技术环节,确保苗木质量。“智能”看护,水肥利用开新局。打造现代化、智能化、创新型苗圃,引进智能化水肥一体喷灌系统,精准掌握苗木种植各项数据,实现了从凭借经验到依靠数据,使苗木培育产业驶上优质高效、生态节能的“快车道”。依法治种,质量监管有新招。严格执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质量检验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标签管理制度和检疫制度,在全市实现林木种苗生产的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紧盯五大工程做文章。围绕五大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项目生产供应调剂苗木,实行“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向培育、定额调剂”的调控保障供应机制。据统计,截至目前,围绕五大项目,我市各级苗木繁育单位共生产供应调剂苗木3168万余株。
交流互鉴、思想碰撞,让更多良种壮苗在三门峡的科学绿化和林业强市建设中再发新绿。“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优化结构,全力保障生态强省国土绿化建设工程用苗需求;聚焦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国有场圃基础保障作用;聚焦新质生产力,及时准确提供市场供需信息,提升林木种苗生产管理水平,为林木种苗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