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深夜,五十多岁的常女士(化名)洗漱完毕,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头疼,人一下子站不住了。
老伴见状赶紧上前搀扶,哪想常女士随即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之后就意识不清了。老伴慌忙将她送到卢氏县中医院脑病医院。
经医生检查,常女士被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是最凶险的血管疾病之一,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破裂后致死致残率很高。”卢氏县中医院脑病医院院长李向鹏说,“患者的动脉瘤最长有6毫米且形态不规则,在血流冲击下,破裂动脉瘤的破口就像肥皂泡一样脆弱易碎。若不紧急处理,随时可能会再次‘爆炸’,非常危险。”
该院神经内科团队当机立断,邀请外院专家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
该院医生团队在常女士的右侧大腿根部,穿刺了一个2毫米左右的针眼,在DSA(造影机)的帮助下,使用一根细细的导管沿着血管一直探入到大脑动脉,同时将栓塞的微导管和微导丝通过导管送入破裂动脉瘤血管附近,通过支架辅助下栓塞动脉瘤,并将弹簧圈送到破裂口,把动脉瘤及其破口一并填塞。
这台手术难度非常高,精细度以毫米为单位,但该院医生团队凭借独到的“绣花功夫”,仅2小时就完成了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常女士慢慢恢复了意识,目前病情稳定已经出院。
针对脑动脉瘤预防,李向鹏院长提醒广大市民,脑动脉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常见于35至60岁之间,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发病与情绪、压力、年龄、吸烟、大量饮酒、滥用药物、高血压、遗传等因素相关。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头晕、视物不清等症状时,需小心是脑动脉瘤。
“大家应少熬夜、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避免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发生。在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时可以增加一个血管序列检查或者脑CT血管造影,这能够帮助发现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李向鹏说。 (赵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