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姥家唐窑”乡村振兴唱新曲
本报记者 纪雨童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从交通不便、资源不优的无名小村,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远近闻名的品牌餐饮主题村;从乡村炕头、炊烟袅袅里烹制的农家小吃,到创造节假日每天可吸引两三千游客纷至沓来品尝的“老家味道”;以专业合作社探索具有乡村特色的发展模式,短短两年间后来居上,实现村集体经济从零到年收入50万元的突破——

 

    “姥家唐窑”乡村振兴唱新曲

 

    10月11日,秋桂飘香,阳光甚好。

    白墙黛瓦、屋舍青青,灵宝市尹庄镇唐窑村的重阳节别具一格。从浆水饺子到羊肉汤、地锅炖……村委会免费为村里6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庆祝节日,请他们在村里美食街的4家特色饭店,品尝各色农家小吃,现场的村民和前来就餐的外地游客纷纷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这4家饭店,今天来吃饭的客人多,老人们也高兴。”村党支部书记陈红梅介绍说。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唐窑村的“假日经济”热力十足,每天都有两三千人前来品尝特色小吃、回忆家乡味道,尤其农家乐日均收入上万元。而平日里,来该村的游客也有不少人。

    唐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晰可见,许多人说这是乡村振兴中的“唐窑现象”,这是他们向往的和美乡村。

    唐窑村位于灵宝市尹庄镇东南,浅山与河川在此交汇,是典型的城郊农业小村。全村700多口人,680亩土地,过去以种植西瓜、大樱桃为主,因交通不便、资源不优,走不出去、引不进来,经济在全镇排名一直靠后。

    2021年金城大道改扩建,给唐窑村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机遇,实现拨开云雾的“破窗”效应,发展思路“决堤”而来。

    这还要从该村的农家乐说起。

    走进唐窑村,大树参天、泥墙旧瓦的“农家乐小院”,儿时的乡村记忆便涌上心头。糁子汤、菜卷、炒凉粉、炒辣椒……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集中了这方水土的丰富物产,沉淀着民间的美食智慧。

    农村就要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这家农家乐曾与唐窑村合作10多年,拆迁后移至唐窑村中,村里利用废旧院落帮助其重新办起农家乐,没想到越来越多的宾客冲着农家乐的烟火气走进来。一个农家乐年收入百万元,这也使唐窑村“两委”打开了思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该村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利用村中闲置的15个宅基地打造“乡味院子”发展特色美食,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姥家唐窑,老家味道”声名鹊起。

    如何让产业可持续、村集体可壮大?如何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成果?

    唐窑村党支部决定领办合作社,创建“1+X”模式,由党支部领办一个管理社,流转闲置宅院发展“庭院经济”,带领有意愿的群众分别加入农家乐合作社、老公社羊肉馆合作社、乡味饺子馆合作社、阌灵尚书房合作社及金石文化合作社。同时,创新“村民入股、参与劳动、年底分红”合作模式,即每位村民只限1股,每股1万元,入股的村民需委派1人(30岁—55岁)参与合作社工作,入股的村民可分红,可领工资报酬,合作社集体经济有收入、工作人员有保障,真正达到合作双赢。

    据统计,该村动员村民入股45户,筹资150万元投入建设。目前,5个合作社运营良好,村民打工每月可领3000元,年分红每股5000元。据统计,该村村民以及附近两个村有65名村民在唐窑改变了劳作方式,成为“产业工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今年灵宝市尹庄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在该村挂牌成立。

    乡村振兴一定是人才的振兴。

    郭盼盼就是该村引进的乡村振兴人才之一。通过担任唐窑村乡村CEO,探索乡村运营新模式,大力发展餐饮和旅游产业,打造灵宝特色美食第一村,全力将该村建设成为灵宝乡村CBD,郭盼盼和唐窑村合作共赢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最好吃的味道就是童年的味道。”这位“80后”的自媒体人、灵宝市抖音协会秘书长,在唐窑村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创业,以自媒体宣传的流量加持,创造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蝶变”效应。他说:“你不会想到吧,唐窑饺子馆里的管理人员粉丝就有20多万,掌勺的就是一个网红。”

    农家乐在郭盼盼接手后,仅用3个半月时间经营额就超过了年入百万元的目标。他也越战越勇,在该村与人合伙又装修了两家店,还签下了该村啤酒长廊的运营权,未来可期。

    合作社合力发力,品牌成为竞争力。

    乡村品牌在唐窑村涌现,已成为该村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引流更多的产业入驻,把“美丽景观”转变为“美丽经济”,形成“蝶变”效应。

    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品,该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尹喜庄园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先后挂牌,又以古道徒步游、农耕文化研学游等活动和农家特色美食“磁吸”客流,实现年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形成了吃、游、购“一条龙”服务。该村先后荣获“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三门峡市文化产业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村富民强,和合而美。

    走过唐窑村村口的百亩花海和游乐园,秋色中的唐窑村正焕发出清新古朴的魅力。特色餐饮、电商经济、金石观赏、中医康养、休闲茶馆、自然农场……在乡村振兴中蜕变出新模样的唐窑村,正悄然撩拨着每一个走进唐窑人的心弦,回味童年味道,留住乡愁记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仰韶时代》《何以华夏》新书发布会暨“仰韶文化研究成果活化利用”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姥家唐窑”乡村振兴唱新曲
我市积极营造全民参保浓厚氛围
从“唐窑现象”看乡村振兴
我市在省老年网球赛上获得佳绩
聚焦“三课”抓实党员教育
直通式气象服务保障秋收秋种
灵宝市两个涉林项目纳入省专项债券项目库
巧手制艾锤 一起学养生
“黄金叶”托起致富梦
组织观摩学习活动 助力辣椒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