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75岁的李建国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和伙伴们来到三门峡明珠广场。随着音乐缓缓响起,李建国等人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展开,她们用打太极拳的形式为祖国母亲庆生。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李建国,与祖国共命运、同成长,她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与受益者。
李建国出生于北京。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奔赴三门峡,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主完成了大坝建设任务,李建国就是在那个时候跟随父母从北京来到了三门峡。谈起自己的名字,李建国说:“过去老一辈人取名字时都有‘排辈’的传统,我们兄弟姐妹是‘建’字辈,我出生那年是194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是,父亲就给我取名‘建国’。”
在三门峡度过美好的童年、少年时代后,李建国响应国家号召,作为一名知青到河北省刘家峡插队,在那里肆意挥洒着青春汗水。1970年,下乡插队生涯结束,一直眷恋故土的她毅然决定回到三门峡,从此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刚参加工作不久,在该局工作的转业军人王兴学对李建国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爱情攻势。两人喜结良缘后,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夫妻俩共同努力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谈起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李建国如数家珍。“那时的三门峡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路,房子也多是土坯房。每天一大早,我和爱人一人抱一个孩子,搭乘小火车去上班,到单位后把孩子放到单位办得托儿所里,一工作就是一整天,下午下班再搭乘小火车回家。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干劲儿很足。”李建国表示,在大坝工作是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着许多珍贵的回忆。
工作期间,她爱学习、肯吃苦,先后从事过机械检修工、会计、锅炉工等多个工种,为三门峡大坝建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女儿陆续毕业、工作、成家,家里也迎来了第三代成员。如今,李建国已是古稀老人,但精神矍铄,尤其让她倍感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懂事、孝顺,逢年过节,无论工作多忙、距离多远都会赶回家,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七十五载冬去春来,七十五载朴实人生,“共和国同龄人”一直是一个令李建国骄傲与自豪的称谓。回忆起这75年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李建国感慨地说:“现在的三门峡高楼越来越多,到处都是笔直的柏油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一家住在电梯房里,生活幸福快乐。有今天的生活,我衷心地感谢党和国家,也衷心地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