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艺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周人杰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黑白相间的村头民舍,青砖石板铺就的老街,河塘鱼巷的水乡……在上海金山区举行的新时代百村风采美术作品展上,100余幅画作让公众领略到乡村景致的优美、感受乡村发展的脉动。乡村与艺术的珠联璧合,总能带给人们惊喜。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传承、教育扶助是铸魂,发展乡村文艺、开展艺术联建同样能发挥铸魂作用。

    以艺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首先需要做好传承创新的文章。“乡绘,更是相会”,广州美术学院与山西晋中市许村的村民共同创作乡村壁画,不仅让古村落散发出艺术气息,也影响带动当地乡村“修旧如旧”、保留保护传统风貌。实践表明,坚持守正创新,将乡村民俗文化、建筑艺术、人文精神等,与现代要素、时尚元素和美学艺术恰当结合,有助于不断推动乡村文明和谐、美丽宜居。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外部的支持格外重要。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44名孩子,用希腊语献唱奥林匹克会歌。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邓小岚女士10多年的付出,离不开特岗教师、志愿者的倾力支持。进一步下移重心、下沉资源,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动“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乡村文艺、乡村美育才能得到更大发展。

    文化艺术不仅赋能乡村文化建设,还可以助力农民增收。山西阳城县横河村的水墨宁园艺术创作写生基地里,预约写生的订单充足,写生产业助力300余户村民稳定增收,实现了“笔墨生金富山乡”。把艺术的舞台放到乡村,让文艺的资源创造价值,探索文旅融合、农艺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就能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乡村艺术,不仅有意思,还有意义。前不久,历时1个月的第二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在北京闭幕,来自河南光山县的原创儿童戏剧《灯火》《少年司马光》,作为“新时代种子计划”授权作品,一经展演便受到观众追捧。激活乡村的艺术创造潜能,发挥好美育作用,走好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新时代乡村文化还将绽放更瑰丽的光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8版:城建·交通
黄河岸边“摄影村”:让影像贴近百姓
陕州区开展主题摄影采风活动
举办读书会 书香伴中秋
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
学习非遗技艺 感受文化魅力
甘棠怀遗爱 千年润民心
以艺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