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道同行天地宽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上接第一版)有助于非中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援引习近平主席的话说,“‘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行大道,共发展

    “只要28亿多中非人民同心同向,就一定能在现代化道路上共创辉煌”。

    9月4日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气氛热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欢迎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方及国际贵宾。

    宾主欢聚,举杯同庆,为中非团结合作的辉煌成就喝彩,为全球南方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愿景祝福。

    构建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共同梦想;现代化,梦想连接现实的必由之路。这条路上,中国与非洲大步向前,携手奋进。

    秉承相知相亲的历史默契——

    “中方愿以本次峰会为契机,推动坦赞铁路激活取得新进展,合作完善东非铁海联运网。”

    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共同见证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

    签署仪式前后,习近平主席分别同哈桑总统和希奇莱马总统亲切会见。三位领导人回溯中非友好历史,深情谈及坦赞铁路,表达对在新时代赓续中非兄弟情谊的热切期待。

    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

    在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古丝绸之路上,互通有无、相知相交;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岁月中,彼此支持、患难与共;在发展经济、造福民生的振兴之路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始终肩并肩、手拉手,奔跑在逐梦现代化的征程上。

    展现互惠互利的务实担当——

    9月3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会见结束时,查克维拉亲手交给习主席一本专门准备的小册子《马拉维的经济转型之路——中国政府与经济界的机遇》,向习主席热情介绍马中两国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

    “非常期待我们在现代化领域的讨论尽快转化为成果。”查克维拉说。习近平主席表示,愿以落实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推动中马友好合作在新起点上走得更深更实。

    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充分展现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的真诚意愿。

    从文明互鉴伙伴行动、贸易繁荣伙伴行动、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到互联互通伙伴行动、发展合作伙伴行动、卫生健康伙伴行动,再到兴农惠民伙伴行动、人文交流伙伴行动、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和安全共筑伙伴行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真举措,为深化中非合作、全球南方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论坛期间,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一致同意,发布《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助力非洲各领域可持续发展。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中方帮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超1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向非洲几乎所有国家派遣了医疗队,诊治非洲民众约2.3亿人次;仅过去3年,中国企业就为非洲创造逾11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工人、医生、教师、志愿者等和非洲兄弟们一道辛勤耕耘,中非合作枝繁叶茂。

    坚持独立自主的创新探索——

    “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把中国发展同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如是强调。

    这次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通过民族独立实现了第一次觉醒的非洲国家,正在经历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新的觉醒。

    峰会期间,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都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理念和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典范样本和全新选择。

    2018年,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曾到访陕西梁家河村,深入了解当地脱贫做法。此次峰会前,他又访问了山东、重庆、天津等省市,进一步探求中国矢志开拓现代化道路的经验。6日晚,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图瓦德拉有感而发:“亲身领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这些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成果,我愿不断学习借鉴中方成功理念经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号召,中国与非洲国家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多元包容的现代化、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和平安全的现代化。

    携手开创全球南方现代化新道路,共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互鉴伙伴行动,在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十大伙伴行动”中居于首位。推动打造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设立中非发展知识网络和中非研究中心,深化双方治党治国经验交流……中非文明互鉴,热潮正起。

    历史上,西方现代化进程曾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今天,中非以共逐现代化之梦的壮阔实践,向世界自信宣示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谋大同,向明天

    “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真朋友”。9月3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举行会谈。一番真挚的开场白,道出中津历经岁月积淀的传统友谊——

    “总统先生这次访问南京,重回60年前在华接受军事训练的地方,这不仅是你同中国的不解之缘,也承载着中津并肩战斗的历史印记,体现出了中非传统友好的初心。”

    姆南加古瓦总统深情回应:“我很荣幸访问了毛泽东主席故居和纪念馆,去了韶山。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标志性的人物,他鼓舞着我们党争取津巴布韦的独立。我还去了南京,尤其是参访了陆军指挥学院,对我来说那就像回家一样。”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非洲国家在积极谋求实现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同时,面临复杂严峻的全球性挑战。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非友谊赓续传承、历久弥坚。”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如此诠释中非“全天候”情谊的真谛。

    共同走过的路程,让中国更理解非洲对全球治理变革的诉求——

    “坦桑尼亚是新时代中国对非政策的首倡地。2013年,我在坦桑尼亚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时说,今年3月,中非学者在坦桑尼亚共同发布“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和理念共识。

    “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强调发展道路的选择应立足本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特色,共同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中非双方共同意愿的展现。

    当前,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从支持非洲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声音说话,到率先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再到此次峰会上提出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的主张,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重要宣示和倡议,清晰表明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

    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见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历史上,非洲是殖民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中国同非洲的合作有助于减少非洲所遭受的历史不公,帮助非洲实现和平和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发展的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感触深切:“同中国的合作正在并将继续帮助非洲国家更好实现发展,抵制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在国际上获得平等和尊严。”

    并肩前行的经历,让中非合作的脚步愈发同频共振——

    “住在同一颗星球,仰望同一片天空。远和近,都是家人;你和我,命运与共……”4日晚的欢迎宴会上,中国同非洲的少年儿童手拉着手走上舞台,为中非命运与共放声歌唱。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外方领导人夫妇为孩子们热情鼓掌。

    伴随着嘹亮的歌声,舞台主屏幕上依次呈现中国同50多个非洲国家的标志性合作项目。每一个项目的画面出现时,现场都会响起掌声与欢呼。

    依托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平台,双方携手建起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学校、医院,一片片工业园区、经济特区,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命运。中非合作论坛,始终由中非人民共商、共建、共享。

    对明天的美好期待,让中非在新征程上坚定携手创未来——

    “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你向中国疫苗投出信任票。在塞舌尔因灾害进入紧急状态后,中方义无反顾伸出援手。”9月2日下午,在会见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时,习近平主席道出一段中塞两国在困难面前同舟共济的故事。

    “得益于中国疫苗,塞舌尔较快克服新冠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拉姆卡拉旺总统动情地说,塞方钦佩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和提出的重大理念倡议,愿同中方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做彼此的真正朋友。

    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面前,广大非洲国家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性倡议愈发认同。

    9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卢旺达共和国关于共同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以联合声明的形式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足见卢方的高度重视。

    “尽管前方有各种不确定性甚至惊涛骇浪,但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在会见古特雷斯秘书长时,习近平主席的话,展现着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希望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共同乘坐的这艘大船驶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从新型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水平不断提升、内涵持续丰富,彰显了中非28亿多人民在百年变局中风雨同舟、携手同行的共同意志。

    根植于传统友好,彰显于合作共赢,壮大于与时偕行。在习近平主席同非方领导人共同引领下,中非携手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更加光辉的典范。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湖滨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民生·示范区新闻
   第08版:综合·小记者
发布《军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大道同行天地宽
庆祝第40个教师节 全国585个单位、1790人受表彰
自行车——第十二届环鄱阳湖国际大赛第七赛段赛况
秋日阿尔山引游人
新闻速览
“让这座城市尽快恢复如初”
以“会”引才聚智 蓄能三门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