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命运的面纱
——读毛姆《面纱》有感
作者:青颜如风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等你重返人间,消除了长途旅行的疲劳……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皮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对于这一点,那个从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戴上的人应当知道。”这是但丁《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也是指引英国作家毛姆创作出长篇小说《面纱》的灵感之源。

    《面纱》讲述的是20世纪初一个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故事。女主人公吉蒂美丽动人,却因年岁渐大,迫于母亲的压力,嫁给了对自己一见钟情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沃尔特寡言古板,与活泼浪漫的吉蒂有着巨大的性格差异。跟随丈夫来到中国香港工作不久,吉蒂就厌倦了平淡的婚后生活。结识香港助理布政司唐森后,吉蒂一心想与英俊风趣的唐森在一起。

    故事从一个转动的门把手着墨,开篇就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然而沃尔特并没有推开那扇遮掩着真相和不堪的门,而是决定带吉蒂前往霍乱重灾区湄潭府。吉蒂知道,这是丈夫对自己的惩罚,求助唐森无果后,只能随沃尔特踏上炎热而漫长的旅途。在那个荒芜偏僻的边远山乡,沃尔特早出晚归,自虐般将全部精力放在救治病人身上。渐渐地,吉蒂开始重新审视丈夫,在修道院修女们的感染下,她也加入了帮助霍乱病人的行列。二人感情回温时,吉蒂发现自己怀孕了,沃尔特匆匆赶到吉蒂身边,然而,当他问出“我是孩子的父亲吗?”这个问题时,两人刚刚重新牵搭起的桥梁再次轰然倒塌。

    说过那么多次谎话的吉蒂,此刻在面对沃尔特眼睛里已经流露出的柔情蜜意和伸过来的手臂时,却无法再撒一次谎:“我不知道。”她说。

    沃尔特死了,死于霍乱。临终前,面对妻子的痛哭忏悔,平静的沃尔特只说了一句“死的却是狗”。这是戈德·史密斯《挽歌》中的最后一句,大意是一个好心人把狗领回家,起先相处融洽,后来狗却发疯了,将人咬伤,但人活过来了,死的却是狗。

    沃尔特结束了短暂凄凉的一生,我们无法猜测临终前他是否原谅了吉蒂。毕竟相识之初,他就知道她浅薄、自私,却依然选择爱上她并与她结婚,即便发现她背叛了自己……故事以幡然悔悟的吉蒂回到英国和父亲前往巴哈马群岛开始新生活而结束。对吉蒂来说,虽历经种种,然轻舟已过万重山,希望和勇气,始终还在。

    毛姆全名威廉·萨摩塞特·毛姆,是英国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有《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等,被称为20世纪英国小说界为数不多的雅俗共赏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流行全世界,影响深远。1919年,毛姆在中国游历4个多月,随后写出三部作品,《面纱》便是其中之一。

    毛姆的小说以刻画人性精准为特色,常用不厌其烦的细致描写和丰富的对话来刻画人性的复杂和善变。在本书的前言中,毛姆说,“这是我所写过的唯一一部以故事情节而不是以人物为发展契机的小说……在这个故事里,我先挑选出了一些人物,然后,把他们放进我逐渐编起来的故事中间”。

    书中的大量哲理常常以对话的方式道出,给人醍醐灌顶之感,比如讲到中国的“道”,书中写道:“有的人在鸦片里得到,有的在对上帝的信仰中得到,有的是在威士忌里,还有的是在爱情里。万道归一,皆归于无。”又比如关于人生的追求,书中这样写:“她们所追求的是一个虚幻的目标……唯有一件事能使我们在看待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时不抱有厌恶感,那就是美。这是人们不断地从这个世界的混沌无序中创造出来的。人们所画的画,所谱的曲,所写的书,以及他们所过的生活,在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中间,最丰盈的美,就是美好的生活。”

    《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彩色的面纱/它被人们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

    命运无常,人生难料,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美,不断跨越一个个障碍,揭开一重重面纱,直至死亡那一刻,你会看清,命运的真相,便是你曾经体验过的那些美好或不美好的生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揭开命运的面纱
书单
第六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十佳作品发布
秋意中的人生叹歌
观照内心 从容前行
文学缘何成为文旅热新密码
觅一美食,过烟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