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崤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2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愿红”为群众幸福“加码”
本报记者 吴胜男 宋杰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三门峡“爱心大姐”团队志愿者,为市中心医院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患者提供义务理发、按摩理疗服务。 宋杰 摄
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亲子阅读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认真阅读。 资料图

    立秋后,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在这热情如火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身着鲜艳的红马甲,如同一股股暖流,悄然融入社会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他们不仅是一道风景线,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通过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让爱与温暖在每个人心间流淌,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社会画卷。

    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又响亮的名字——志愿者。

    书香“童”行 最美陪伴

    8月18日上午10时,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亲子阅读室,柔和的灯光洒落在每一个角落。琳琅满目的书架前,20多个孩子或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或一群围坐在桌子旁,专注而认真地跟着一位中年女老师诵读国学经典。空气中弥漫着书香的甜蜜,让这个小小的空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这个中心亲子阅读室自2023年建成后,每周末面对全村学前班儿童和1至4年级在村学生开放,除了诵读国学经典,孩子们还在这里学唱歌、看书、写作业等,而四位志愿者老师则由村小学退休老教师、村妇联干部等组成。一年前旅居在后地村的新疆日报社退休编辑梁旭娟,也加入志愿者老师行列,每周六上午教孩子们下围棋。

    70岁的村小学退休教师荀亚丽是其中一位志愿者老师,从2023年9月以来,她每个周末雷打不动到阅读室陪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学经典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好处,能带领他们学习,发挥余热,我的心里很有价值感。”荀亚丽说。

    后地村的志愿者陪阅读不是个例。今年暑假,为了帮助更多的双职工家庭孩子以及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三门峡市各级妇联持续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不少街道、社区、村镇均组织开展暑期儿童阅读分享活动。巾帼志愿者们向孩子们推荐图书,陪伴孩子们阅读喜欢的书目,一起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制作书签,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热血”流淌 生命续航

    在三门峡活跃着一支由2000余名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市“爱心之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他们秉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服务理念, 奔赴献血站,登上采血车,勇敢地伸臂献血,救治生命。

    8月7日,55岁的周建林前往三门峡市中心血站进行第113次献血。周建林是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职工,他于2018年首次献血400毫升,开启了人生的无偿献血之路。113次献血中,除了1次全血,其余112次均为成分血,共献出4.52万毫升血,相当于11.3个成年人的血量,点亮了226人的生命之光。

    “追赶上身边优秀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成为他们的一员,是我的夙愿。”周建林说,今年以来,每个月他都会根据规定献血间隔时间,算好日子提前和血站预约,主动前去献血。在周建林的带动下,他的家人和同事、朋友也都加入献血队伍,妻子侯秋梅已经献血39次。周建林先后获得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三星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一星奖等志愿服务荣誉。

    “献血不但有益身体健康,还能传递温暖帮助他人,这样的好事我乐意去做。”今年56岁的武会芳告诉记者,她于2019年加入市“爱心之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经捐献成分血45次,献血量1.8万毫升,为90人送去了“生命希望”。

    成分血捐献者可以每隔两周捐献一次。起初武会芳每个月捐献一次成分血,后来她了解到血站时常血量库存紧张,从2023年开始,她献血频次一个月增加到两次,一直持续至今。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丈夫和两个儿子也先后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中。

    据了解, 2013年,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联合市中心血站成立三门峡市“爱心之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2014年,该协会联合市红十字会成立了三门峡市“爱心之家”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如今,他们拥有一支2300多人的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分别在义马、渑池、陕州区、灵宝、卢氏成立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无偿献血达1000多万毫升,其中40多名志愿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1000多名志愿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

    涓涓细流 滋润心田

    “‘抱枕’来了,接住了!”“真棒,来抱抱!”8月15日下午,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二楼一间活动室内,三门峡“爱心大姐”团队志愿者张巧娥、高冬杰、伍晓红正在和这里的特殊儿童做游戏,欢笑声、呼喊声回荡在空中,经久不散。

    当天,高冬杰为这里的孩子们捐赠了60个抱枕,这些精心缝制的抱枕面料考究,颜色各异,纹样精美,柔软有弹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三位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用抱枕做“你抛我接”的互动游戏,令孩子们非常开心,欢笑不已。他们还分别抱起了游戏中的孩子,对其坚强勇敢的表现予以鼓励表扬。

    “通过与这里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发自内心的高兴。”高冬杰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奉献爱心,也同时祝愿所有的孩子们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义务理发、按摩理疗……8月16日下午,三门峡“爱心大姐”团队志愿者苗兴鸽、何新等一行,来到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为这里的行动不便的患者免费理发、按摩。

    活动中,在该病区医护人员协助下,志愿者们迅速在一空房间内摆好椅子、小凳子。随后,病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患者在医护人员搀扶下陆续走进房间,苗兴鸽和同伴依次为他们服务,围罩衣、打湿头发、剪发,耐心细致地询问患者对发型的要求,一边为他们剪发,一边聊家常。何新拿出毛巾搭在老人肩头为老人按摩、贴耳豆做理疗,并告知日常注意事项。老人们看着剪好后的新发型,感受到按摩理疗后身体的舒畅,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连声向志愿者们道谢。

    “我在这里住院多日,不方便外出理发,头发长得老长,他们上门免费理发,真是雪中送炭啊!”70岁的患者苏大爷开心地说。

    “希望这里的老人都快快乐乐,早日康复回到自己家中。市区内有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都可以打电话找我,随叫随到。”苗兴鸽说。

    据悉,当天预约义剪及按摩理疗活动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患者有30余人,实际参与者近60人。“非常感谢‘爱心大姐’团队上门服务奉献爱心,为患者送去了人文关怀。”该病区副主任护师杨慧劼表示。

    一次次服务、一个个善举,志愿者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如火炬般照亮他人,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志愿红”成为这个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我市第43期青少年公益成长营开营
“志愿红”为群众幸福“加码”
宣讲文明条例 提升文明素养
为百岁老人祝寿 弘扬孝老爱亲美德
交叉执行凝聚合力 联动协作亮剑“老赖”
牵出安全 牵出文明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岂能随意“按键伤人”
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