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令人感到温暖的风景,叫文明;有一股凝心聚力的新风,是实践。
文明重在实践。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增效,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相继开展,一朵朵文明之花在崤函大地遍地盛开。
湖滨区:丰富活动内容 唱响文明实践主打歌
近日,湖滨区湖滨街道茅津社区,数十名小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在“家门口的暑期公益课堂”上举办读书会。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心得,现场气氛活跃,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
为解决暑假期间辖区居民孩子无人看管问题,茅津社区举办“家门口的暑期公益课堂”,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小老师,辅导孩子们写作业、举办读书会等各种活动,陪小朋友度过一个愉快、安全、充实的假期。
这只是湖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湖滨区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级文明单位、各社会团体充分联动,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该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开展“学思践悟新思想”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实地宣讲、视频传播等方式,营造学习宣传良好氛围,已开展宣讲33场次,受益群众1500人次。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戏剧、音乐、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慰问演出,累计开展15场,受益群众1500余人;组织干部职工走进本地博物馆(院),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开展专题讲解、文物展示等活动,累计组织参观20场,惠及群众500余人。此外,广泛开展关爱帮扶、惠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63场,63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组织医疗卫生专家志愿者开展专家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深入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慰问留守老人及儿童,共开展25场活动,参与志愿者300余人,惠及群众2500余人。
陕州区:夯实阵地建设基础 扩大文明实践服务圈
走进陕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场所明亮整洁,工作人员积极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宣传图文随处可见,浓浓的文明实践新风扑面而来。
“目前,陕州区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79个(区级实践中心1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3个,行政村和社区实践站271个,各级文明单位实践站94个),实现了区、乡镇、村和社区全覆盖。”陕州区委宣传部创建科负责人张建伟介绍,该区实行中心(所、站)三级联动机制,坚持每月一主题,首先在中心举行集中活动,各所(站)结合实际分层开展活动。
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该区各村(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宣传教育,结合各种主题开展宣讲等活动,调动社区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7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见义勇为英模报告会暨文艺演出活动在陕州区东方广场进行。活动中,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张锋和张晓欲分别分享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挺身而出保护他人安全的先进事迹。聆听着感人的讲述,现场群众忍不住热泪盈眶。整台文艺演出通过舞蹈、独唱、快板、戏曲、男女诵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倡导见义勇为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陕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后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学习宣传《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三门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移风易俗等主题,共开展活动1300余场次。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开展“新时代宣讲师”志愿服务活动,市、区“新时代宣讲师”志愿服务队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宣讲90余场次;先后开展“学雷锋 我行动”“四送一助力”等各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1100余场,服务文明交通岗、洁城行动、与居民小区结对共建等重要活动,参与活动志愿者达8万余人次。
经济开发区:立足资源整合 奏响文明实践协奏曲
清理楼道内广告和乱涂乱画、清除花坛内杂草及垃圾、修剪花灌木、整理小区内乱停乱放的电动车……近期,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文明办多次组织辖区文明单位到结对共建老旧小区开展志愿活动,助力老旧小区环境提升。
“市博物馆的志愿者们每周四都来,把小区里里外外打扫得很干净。自从他们在小区施划了停车位、规整了电线,大家停车规范了,出行也方便了。”家住经济开发区西苑社区国牛小区的居民杨红伟高兴地表示。市博物馆为小区安装了新大门,为每栋楼贴上了单元牌和“禁止电动车飞线充电”警示牌,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小区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幸福。
幸福感需要合民心,老百姓从心底的认同,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好的答案。2023年以来,经济开发区文明办不断强化阵地和队伍建设,围绕惠民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精心设计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常态化运行机制。目前,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成立了14个志愿服务队,服务队总数达到27个。同时,动员更多“五老人员”、专业人士、典型人物、文化能人、新乡贤等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力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化;持续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在政务服务中心、老慕服务站、开发区公安分局服务大厅延伸设立文明实践站点20余个,基本实现就近服务辖区群众。
在此基础上,该区积极培育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常态长效开展理论宣传、舞蹈和书画培训比赛等文化活动;开展“银剪刀”志愿活动,为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理发;组织区直各部门和辖区文明单位开展“学雷锋 我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文明交通、清洁家园、帮扶老旧小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文艺文化、科技助农、卫生健康、生态环保、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家风家教、文明风尚等方面志愿服务活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三门峡市将继续以服务群众为志愿服务的出发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紧跟群众的需求走,不断从“小处”着手,以工作实效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