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日,走进陕州区张茅乡后崖村,随处可见的民族团结宣传标语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张茅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营造浓厚氛围,搭建宣传“连心桥”。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强化党委、政府与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之间的联系。强化属地管理职责,领导干部带头宣讲政策、带头做实信教群众工作。乡、村各级共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悬挂横幅60余条,组织召开宗教场所负责人培训会2场,利用工作会议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专题学习活动10多次,切实增强了现阶段全乡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民族团结、宗教稳定。
加强结对共建,搭建便民“连心桥”。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的有利契机,后崖村利用少数民族资金,建成了后崖村高粱晒场及全套烘干设备,除了惠及本村集体和20余户种植户外,还给后崖村、张茅村的4户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工作岗位;张茅大众浴池先后向结对的后崖村2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免费发放澡票50余张,同时安排少数民族群众在浴池就业,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收入,巩固了脱贫成效。
开展系列活动,搭建服务“连心桥”,组织了民族聚居村后崖村与周边张茅村党建结对互学4次,先后有40余名党员踊跃参与,党建互助期间积极协调处理矛盾纠纷2起;组织美化家园活动2次,清除垃圾1.5吨、街道广告50余处,整治沿街门头10余家;开展吉家河河道清淤整治工作,结对两村发动党员20余人参与河道清理,清理河道垃圾2吨;深化党员联户工作,两村40余名党员参与互联,联系群众120余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起,进一步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张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