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抓改革促发展观察之一
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申铖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一系列部署以改革进一步塑造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各地区各部门谋新策、出实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举措、新进展,不断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新动能新优势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推动力、支撑力。

    向“新”而进,为中国经济添动力

    位于重庆渝北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机械手臂“丝滑”运转,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最快3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聚集一批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加速崛起,产业体系的协同为当地抢占新赛道构筑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正是渝北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渝北区委书记杨晓云说,渝北努力迭代完善先进制造业体系,做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和11.7%,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和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6%、34.3%、28.9%。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保持基本盘稳定的同时,加快动能转换、结构升级:

    布局新赛道,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挖掘新潜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新的消费场景,消费新模式涌现;新技术继续赋能绿色发展,清洁能源生产较快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加速演进的技术革命、产业变革,要用创新增强经济韧性,进一步掌握战略主动。

    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中央和国家部门出台一系列重大部署,抓改革、增活力、育新机——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坚持税制改革与减税降费协同推进,努力让科技创新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得到更大支持;

    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大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细到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发展耐心资本,一个个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把握新机遇、立足转型升级的关键,各地主动作为——

    “数据正常,可以试飞!”6月25日,武汉市南三环线附近的一处无人机测试场,随着指令输入,不同型号的无人机跃上天空。

    不久前,武汉发布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设立低空试点航线到加强低空经济产业金融支持,通过体制机制的建设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打造低空经济高地。

    加快制度供给、完善产业生态:河南省科技厅出台大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措施;广东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5000亿级产业集群;依托成熟的焦炉煤气制甲醇技术和产业基础,山西晋中加快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新动能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挑战。积极主动应对、坚定发展信心,全力以赴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我国月度进出口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5%以上
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色彩
以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黄河滩涂 “沙画”奇观
村规民约“约”出时代新风尚
我市部分路口交通信号灯启用感应控制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