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念之光照亮“吾乡”
——追记灵宝市川口乡赵吾村党支部书记孙志峰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王梦 吴若雨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草木有了阳光的召唤而蓬勃向上,河川有了入海的向往而日夜奔腾,这是信念的力量。

    “带领全村百姓过上好日子”,灵宝市川口乡赵吾村党支部书记孙志峰在职时许下了这样的誓言,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信念的明灯一旦点燃,就足以照亮人生的每一个角落,生命也因此有了无尽的动力。尽管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9岁,但他却把赤胆忠心镌刻成永恒,成为村民心中有口皆碑的好支书——

    

    夏日里,清风拂过川口乡灞底河沿岸十里樱桃长廊核心种植区赵吾村,樱桃枝随风摇曳,树叶哗哗作响,如细语呢喃……

    睹物思人,饮水思源,樱桃谢了来年还能再红,可赵吾村村民的好支书却再也回不来了。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13年4798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孙志峰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村支书岗位上,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战场上书写着平凡的英雄赞歌。

    村部,他的办公桌上还堆放着防汛工作安排和名单,等待完善的项目申报资料等。字迹清晰的工作记录,诉说着孙志峰生命最后一刻对赵吾村百姓的牵挂。“大家伙想他了!”采访中,赵吾村村民不约而同说出的话,是老百姓对他的无尽思念。

    他走了,却给赵吾村村民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他的信念之光仍照亮着赵吾村的角角落落。

    临危受命 他“掌舵”赵吾扭转局面

    曾几何时,赵吾村信访矛盾突出,村民到处告状,村“两委”班子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匮乏……回想起十几年前的状况,村干部孙光明直摇头:坏名声远扬啊!

    在这样的关口,2011年,36岁的孙志峰放弃了在外发展的机会,临危受命回村主持工作。

    那时,村民们对孙志峰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一个如此年轻的支书,能否将这个“烂摊子”拨云见日,谁心里都没底儿。

    党员大会上,孙志峰站在陈旧的讲台上,目光如炬,声音坚定:“乡亲们,我虽然年轻,但心志不输老辈!我承诺,只要大家给我一份信任,我必还大家一个崭新的赵吾村!”

    上任第一天,孙志峰独自把全村走了个遍,他到每家每户拉家常,了解村民的所想所盼,了解村里落后的根源。在广泛深入调查,倾听乡亲心声后,孙志峰对村里的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从村干部作风抓起。孙志峰坚持落实每周一定期召开村“两委”班子和监委会例会,每个班子成员汇报上周工作开展情况和本周工作计划,形成比、学、超、赶的良好工作风气。他坚持村务、财务、党务工作透明、公开,消除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在他的带领下,赵吾村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党员群众渐渐拧成了一股绳,形成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赵吾村被誉为灵宝市“红马甲”的发源地,这是孙志峰扭转村里风气的创新性举措。

    2014年7月,在孙志峰的带领下,赵吾村开创性成立由村“两委”成员、党员及群众志愿者组成的“雷锋班”。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公开亮身份,平时分小组在村巡查,整理村道路杂物及障碍物,清理砂石等垃圾,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理发、修剪指甲,遇到急事难事、村里红白喜事,“雷锋班”成员总是冲在最前面。在“雷锋班”的启发下,川口乡党委于2016年1月成立了27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党员身着红马甲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灵宝市党员志愿服务的标配。

    过去村里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和办公设施,群众办事很不方便。为改变这种状况,2014年1月,孙志峰在正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努力通过多方协调,争取资金30余万元,对之前的老学校进行提升改造,装修办公室300余平方米,置办新的办公用品及设施。此后,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赵吾村逐步配齐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篮球场、舞台、文化活动广场等硬件设施。

    在孙志峰的带领下,赵吾村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以3000余米红色长廊为轴线,将幸福广场、村内游园、文化大舞台、老年食堂等串联起来,进一步满足群众的休闲娱乐和文化生活需求,赵吾村也于2022年成功建设首批河南省“五星”支部。

    从原来的上访村、后进村,逆袭成为首批省级“五星”支部村,是孙志峰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艰苦创业,为村民谋幸福的实际行动的结果。

    “孙支书真是我们的好带头人,他头脑清晰,敢干敢拼,办法总比困难多……”说着说着,69岁的村民崔广业眼眶湿润了。

    锚定产业 他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黄河支流灞底河从赵吾村穿流而过,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海拔在300米至1000米之间,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大樱桃生产。

    将赵吾村打造成大樱桃“明星村”,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孙志峰熟知这个道理,也是他孜孜追求的愿景。

    村里种植樱桃始于1996年。初期,村里种植的樱桃品种老、产量低。2000年,当时还是一名普通村民的孙志峰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后,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优质大樱桃品种,开始在村里发展大樱桃产业,这为后来该村打造大樱桃基地奠定了基础。

    2011年,他进村主持工作后,坚定地鼓励乡亲们大力发展大樱桃种植产业,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学习大樱桃种植技术。

    为引导种植户扩大规模、改良品种,孙志峰把自家的6亩田变成“试验场”。在他看来,试验田的成败是事关全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大事。心里牵挂着试验田,他每天都要去地里转两圈,瞅瞅这块剪枝不行,随手拿出剪子修剪一番。在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他积极筹措资金5万余元,为种植户栽活的樱桃苗每棵补贴10元,大大激发了赵吾村群众的大樱桃种植热情。

    为让果农们全面掌握最实用的种植管理技术,他累计聘请大樱桃技术员为村民讲解大樱桃管理技术30余次,带领村干部及村民外出学习12次。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关注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加快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2025年成都世运会口号、吉祥物发布
信念之光照亮“吾乡”
多彩陕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区多园”迸发新活力
美丽的现代交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