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州区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
让民意“小窗口”变成为民“大舞台”
本报记者 张静怡 通讯员 何萍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我们村葡萄种植园引水遇到了难题,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帮助解决。”“白天出去干活顾不上照看老人,能不能在村里建设一个日间照料中心?”近日,走进陕州区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生产发展、安全管理、民生实事……选民就关心的问题向人大代表提出诉求,代表们耐心听取、认真记录,告诉接访群众将把意见建议分类整理,及时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做到跟踪督办、按时反馈。

    “这样的接待选民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平台,和人大代表面对面说说心里话,感觉特别亲切。”城村一位选民满意地说。

    “过去联系群众、了解诉求范围窄且效率不高,作为人大代表的归属感也不强。”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孙学辉说,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以来,深化“联商督促”四大功能,通过定期接待、外出走访、述职评议等形式和选民面对面交流,不仅消除了彼此的距离感,也极大地提升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走出接待室,孙学辉指着门口的两块告示牌介绍:“我们将每月进站代表的身份信息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微信公众号做成二维码放在门口,把代表身份‘亮’出来、形象‘立’起来,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

    为了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大营镇人大代表通过“走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站内+站外”“固定+流动”等多种方式履职。利用每月逢“五”大集,采取集市“摆摊”等形式开展人大代表赶集活动,走到群众中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让民意“小窗口”变成为民“大舞台”。今年以来,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开展接待选民活动15场次,参与代表41人次,接待选民163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5条,为群众办实事127件。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也是人大代表与群众共议、共商、共决的有效载体。

    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前哨阵地和一线窗口作用,将104名人大代表下沉到镇、村、组三级网格,实现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沟通、点对点会商,最大限度汇民智,最高效率解难题。其间,各级人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143条,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24件,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97次,化解矛盾纠纷65件。

    “去年我们探索推行‘站点问政’制度,进一步督促政府部门补短板、强弱项。”孙学辉说,通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问答的形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各部门主动认领解决提出的37个问题,并通过问题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5次,开展“工作评议”活动4次,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督促各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8个,整改满意率均在96%以上,推动各部门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将继续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战场、主阵地,持续深化‘联商督促’四大功能,进一步畅通代表同选民的联系渠道。”孙学辉表示,大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将继续围绕基层治理、社会矛盾化解、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课题,把人大代表常态化履职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渑池:“三大工程”赋能沿黄乡村产业振兴
明年起我市职工医保待遇再提升
数字赋能 绿色发展
我市开展养老机构收费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开展检疫检验 筑牢动物疫病防线
珍珠蜜桃受欢迎
党建引领添动力 农户集体双增收
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让民意“小窗口”变成为民“大舞台”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 推动巡察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