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党的政策真是好,村里集中盖了牛舍,我家里养的20多头牛,有了着落,大大减少了养殖成本……”日前,笔者在风景秀丽的陕州区店子乡白石崖村,该村村民感慨地说。近年来,陕州区店子乡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 围绕选准做强特色产业,明确确立主导产业、推动提升品质、推动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将“产业兴旺星”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不断照亮群众“幸福路”。
优化布局,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乡党委成立“产业兴旺星”创建专班,围绕1(中药材产业)+3(中蜂、肉牛、蓝莓)+1(农文旅融合中药材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巩固提升中蜂、肉牛、蓝莓特色产业。目前,全乡发展大田蓝莓种植700余亩、无土栽培大棚32栋,建设蓝莓冷库与分拣车间1座,蓝莓年产值1000余万元。发展林下黄精种植1.3万亩,发展树莓、藏红花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3000余亩,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杏林苑康养基地,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康养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
抓实项目,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全乡各村找准“一村一品”切入点,优中选优、注重特色、打造精品。栗子坪村依托小南川抗日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建成“印象南川”精品民宿、小南川大食堂、无动力乐园,推出红色游、研学游、亲子游等多个乡村旅游产品,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大石涧村投资280万元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瑞景社区后续扶持日光温室大棚项目,解决村产业单一现状。
创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该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有效路径。白石崖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经营模式,结合店子乡中蜂主题馆,将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检验、包装、销售,目前年销售百花原蜜、五谷杂粮6.8万元;黄塘村党支部领办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草料、提供技术服务,减少农户养殖成本,提高产值。 (张兵波 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