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瞬间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卢氏新闻·义马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挥洒汗水润良田
策划/综合新闻部 文/本报记者 刘晨宁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灵宝市五亩乡桂花村群众对果树进行拉枝作业。 谢小涛 摄
卢氏县东明镇当家村群众给核桃树固定粘虫板。 聂金锋 摄
卢氏县狮子坪乡花园寺村一菇棚,群众在疏剪香菇。 聂金锋 摄
渑池县英豪镇南马村群众在柴胡种植地里清除杂草。 本报记者 梁如意 摄
陕州区甘棠街道新桥村群众在蔬菜大棚里管护黄瓜苗。 本报记者 王建栋 摄
渑池县天池镇东坡头村群众给晚熟玉米追施有机肥。 彭峰 摄
灵宝市苏村乡一育苗大棚内,工作人员在检查育苗质量。 卫伟 摄
灵宝市五亩乡西淹村烟农在清除烟苗底脚叶。 谢小涛 摄
渑池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在坡头乡不召寨村查看花椒长势。 崔亚宁 摄
义马市新区街道三十里铺社区,技术人员给“金手指”葡萄套袋。 李文静 摄
灵宝市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种植特色水果,生机勃勃。 本报记者 孙猛 摄

    

    夏季,是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夏管作为“三夏”生产的最后一环,是秋粮丰收丰产的关键;然而,夏季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重发期,需要因时因势、科学适度开展中耕、除草、追肥、除虫、灌溉、排涝等一系列烦琐精细的夏季农事活动。

    盛夏的崤函大地,广阔田野间,辛勤劳作的场景比比皆是:葡萄架下,一串串高品质葡萄被管理人员套上纸袋精心呵护;香菇棚内,夏菇经过农户挑选分拣获得“新生”;玉米田间,人们撒下一把把有机肥为其“加餐”;中药地里,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管理守护着道地药材的成长之路……

    与此同时,面对今年夏天出现旱涝急转的特殊天气状况,气象部门充分发挥职责使命,加强值班值守,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多渠道、加频次、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群众合理安排生产争取“黄金时间”;农业生产部门全过程抓好秋作物田间管理和单产提升技术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秋作物中耕56.8万亩、追肥58.2万亩,病虫害总防治面积达11.5万亩;农技专家头顶烈日深入夏管生产一线,指导群众做好病虫害防治。我市各级相关部门全力做好防汛救灾物资调度、农业基础设施加固修复等工作。

    每一分收获背后都浸透着辛勤的汗水。炎炎三伏天,各类秋作物在炙热饱满的阳光和水汽中舒展生长,广大群众不惧暑热,在专业化的指导下,积极投身科学高效的夏季田间管理,准备迎接金秋丰收的喜悦。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卢氏新闻·义马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挥洒汗水润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