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崤函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考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分析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所谓考古文化资源,是指源于考古发掘的遗迹遗存,经研究阐释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公共资源。考古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在地属性和时代性,因而具有突出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所谓考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指源于考古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挖掘并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过程。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构成考古文化资源商业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挖掘”是文化创意和策划呈现的再创造,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产业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和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考古文化资源亟须进入大众文化产业的发展洪流,成为地方重要的文化资本,成为区域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成为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变文化资源为财富的可能性

    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例,该馆以其文物、建筑、陈列、园林之四大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物旅游胜地,是四川的五大旅游景区之一,成为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担负起了文化事业繁荣一座城、文化产业兴盛一座城的使命。

    西安的“曲江模式”是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也是大遗址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尝试。曲江新区自成立以来,依托区域内的考古遗产资源,组建国有控股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大遗址产业化经营的经典案例和模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推销其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的相对优势,竞争旅游市场。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研究组,就仰韶文化的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曾专访成都从事国际儿童研学和文化旅游的专家,并深入求教与交流,对方的答案均是肯定和期许。这些研学专家的鼓励与鞭策,愈发明晰了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探索文物考古资源产业化的路径,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考古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信心。

    变政府投入为投资的必要性

    投入与投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投入一般强调的是公益属性,投资一般强调的是经济属性。

    就社会考古来说,大型文物文化遗址的发掘过程,需要投入的是国有公共资金;发掘后的保护性展示——建设遗址博物馆,投入的仍是财政资金。考古发掘和遗址建设项目,政府的投入是文化事业项目开支,强调和突出的是创造社会效益。文物发掘项目的原址展示,或是在原址建设博物馆展示,按照国家现行政策,遗址博物馆可以收费的规定,那么为地方带来经济收益的遗址博物馆,就成为文化产业项目,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由文化事业项目向文化产业项目的转变,就是变政府投入为政府投资的过程。政府投入强调的是公益属性,即非直接经营性的属性;政府投资强调的是经济收益,即直接经营性的属性。当然投资也必须考虑社会公共性,即公益属性。要实现文化项目变政府投入为投资,是一种经营性工作理念,也是工作经济学思维的表现,强调的是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来谋划和设计项目,努力实现直接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和间接的经济带动力。

    一直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单位经费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市场和社会参与相对滞后,保护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瓶颈。而考古遗产尤其是大遗址的保护,由于规模大,特别是城郊地区占用土地面积广,单纯依靠国家或政府财力保护压力巨大,需要以“投资”理念的市场化运作就成势在必行之举。

    变博物馆管理为运营的合理性

    管理与运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管理偏向行政性思维,运营偏向于经营性思维。

    管理是由“管”与“理”组成,即管束与料理或治理。从管理活动来看,主要突出计划、组织、用人、领导和控制五项职能,偏向于行政性业务。运营是由“运”与“营”组成,即运行与营业。从运营活动来看,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管理与运营还有诸多的不同: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经营的目的是效益;管理的着力点是节流,经营的着力点是开源;管理需要理性强调秩序,经营需要激情强调发展;管理需要维护规则,强调积累性创新,经营需要颠覆性创新,打破规则;管理的价值来自战略的执行与细节的到位,经营的价值来自战略制定与商业模式创新。

    博物馆是目前考古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博物馆的运营效果,一定程度决定了考古文化资源转化的能力和水平。

    变博物馆的管理为运营,首先要思考博物馆的定位,即博物馆是收费还是免费机构。收费机构重点考虑运营收益的最大化,免费机构要突出创设收费的项目和类别,也就是说如何在增设服务项目上增加收益,诸如增设配套功能满足消费需求。其次要思考博物馆的功能,即博物馆建设初期就要统筹考虑博物馆的辅助功能,尤其是当下更要考虑博物馆的功能是不是满足消费需求,也就是要满足观众学习、休憩和文创购物的需求。再次要思考博物馆的营销,即立足实际主动谋划宣传爆点和运营盈利点。营销是主动作为谋求有为,决不是坐等客户上门的传统商业模式。最后要有对博物馆的战略思考,即谋划全局运营目标与局部经营思路相统一,要在总体满足博物馆公益属性的基础上,以满足观众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学的思维来统筹投入与产出比。当然也可以大胆设想博物馆是整个城市的导流产品,带动城市的综合收益比。

    因商代殷墟遗址的发现而建成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公园通过原址展示、复原等方式,再现了殷墟都城的文化景观。2011年,殷墟遗址公园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当时殷墟遗址间接旅游综合收入已突破40亿元。2023年元旦小长假,安阳市共接待游客30.86万人次,旅游收入15453.8万元,接待游客较2022年同期增长37.3%。2024年,安阳殷墟博物馆清明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6万余人次。

    变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的专业性

    变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其必由路径是文化创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其深度和广度随文化创意的无限精巧构思而无边无沿。文化呈现的形式多样,文化创意载体无限,则文化资源产业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文化呈现形式和创意载体要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绝不是行业。文化资源成就文化产业,认知水平决定了文化创意的成败,因而也决定了文化资源能否成为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

    2017年,三门峡市参与央视竞演《魅力中国城》栏目活动,并在逐轮角逐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膺“十佳魅力中国城”。在两座城市的PK中,资深文化学者蒙曼教授点评,“在七千年的历史与七百年的历史上,我选择三门峡”“三门峡有厚重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都想表达展示而不够聚焦;某某城市因缺少历史文化,因而专注聚焦青年时尚反而表达得淋漓尽致”。

    变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实际上是找准自己定位,实现与诸多城市文化资源的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呈现。蒙曼老师的点评,该城市主打自己滨海城市的青年时尚,反而与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的差异化更加抢眼,因而不仅在央视竞演活动中胜出,也在现实中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形态。找准定位排斥模仿,差异发展重在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在于谙悟文化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一味简单地模仿与照搬不可取。文化资源要实现产业化,简而言之,就是要充分把握自我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性特点与特征,然后集聚大家专家的智慧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蝶变。

    在殷墟遗址公园,以殷墟遗产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文物仿制品、工艺品、纪念品等生产加工企业数量过千,成为安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成立了专门的纪念品公司,集研发、设计、制作、批发和零售商务公务礼品、旅游纪念品于一体,以博物馆的考古遗产为依托,设计开发兼具实用、艺术、时尚的文创产品;其中最具特点的是以获得中国文化遗产标识的馆藏精品——“太阳神鸟金箔”为图案设计制作出的文创类生活和商务纪念品,因其独特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旅游者的欢迎。    (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研究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专题·金融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三胞胎兄弟同台炫舞 青山绿水间“清凉一夏”
我市文化执法队伍再注“新血液”
仰韶彩陶“花开奥运”
走进“彩陶世界” 感悟华夏文明
关于考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分析
学习传统文化 感受国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