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暴雨天气。什么是暴雨?暴雨、大暴雨又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降水量。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降水量等级划分为: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7个等级。24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为暴雨;大于等于100毫米为大暴雨;大于等于250毫米为特大暴雨。
暴雨、大暴雨是怎么测出来的?双翻斗雨量传感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主要设备,该设备由承水器、上翻斗、汇集漏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和干簧管等组成。承水器收集的降水通过漏斗进入上翻斗,当雨水积到一定量时,由于水本身重力作用使上翻斗翻转,水进入汇集漏斗。降水从汇集漏斗的节流管注入计量翻斗时,把不同强度的自然降水,调节为比较均匀的降水,以减少由于降水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当计量翻斗承受的降水量为0.1毫米时,计量翻斗把降水倾倒入计数翻斗,使计数翻斗翻转一次。计数翻斗在翻转时,与它相关的磁钢对干簧管扫描一次。干簧管因磁化而瞬间闭合一次,对开关信号计数即测得分辨率为0.1毫米的降水量。计数翻斗500次,扫描500次,测得50毫米暴雨降水量。大暴雨、特大暴雨以此类推。
(三门峡市气象局 戴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