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门峡:材料新城 破茧成蝶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上接第一版)

    何满潮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NPR(负泊松比)锚杆锚索钢材。这种新型钢材屈服强度是普通螺纹钢的2倍多,1米长可以拉伸到1.68米长不断裂,在能源矿山、交通隧道、抗震建筑和桥梁工程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被誉为“地表最强橡皮筋”。这项成果迅速在三门峡产业化,年产5万吨NPR新材料项目成功投产。今年3月,何满潮又把他领衔的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总部落地三门峡。

    2022年,郑州大学与三门峡市共建的河南省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基地落地三门峡,成为金属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新能源、电子信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金属资源供应也由充当结构材料的传统大宗基本金属,扩展到了充当功能材料的关键金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何季麟介绍,我们把实验室小试的技术拿过来,在三门峡建立一定规模的生产线进行中试,与企业对接并转让技术,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共布局中试项目9个,无氨氮钼清洁冶金与高纯材料一体化项目等4个项目已基本具备产业化条件。

    为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三门峡市按照“转机制、抓主体、强支撑、引人才、建平台、双倍增、全覆盖、优生态”创新发展路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持续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实践基地、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宝武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中国铜箔谷“一院五中心”等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目前,三门峡全市创新平台已达到767个,省级以上达到185个,创新平台数量较2020年增长57.5%。

    破解人才荒: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向影响着发展格局和质量。作为中小城市,三门峡市深入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突出以用为本、精准有效、产才融合等导向,为当地科技创新引来一批批人才。

    为解决含砷固废处置“卡脖子”技术难题,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揭榜挂帅”,开始进行高纯金属砷制备与砷化物合成新技术研发。

    在灵宝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柔性引进的铜箔领域顶尖人才韩国教授金钟权,定期来企业车间进行工艺分析,实施消除锂电铜箔水波纹的工艺研究开发项目。

    2023年9月,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人才飞地”,引进博士8名、硕士65名,研制抗辐照宇航芯片。

    多向发力,三门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集聚高地,让这个豫西小城不时出现领军人才的身影。

    2018年以来,三门峡市先后4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51个,实施人才项目142个,推动攻克“卡脖子”技术和生产难题357个,获得专利406个。全职工作的博士、高级职称优秀人才等数量较2020年翻一番。三门峡市出台的“人才飞地”政策,帮助企业“异地筑巢”引才,很好地破解了引才难题。目前,三门峡市已在北京、西安揭牌“人才飞地”6个,建成运转人才工作站4个。

    从矿业老城到材料新城,三门峡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发展的深刻内涵。展望未来,三门峡市将继续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奋力书写新时代工业传奇的崭新篇章。(原载于《河南日报》2024年7月9日第3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经济·综合
中央军委举行荣誉称号颁授仪式
授予陆军某旅一营二连荣誉称号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1个单位、1名个人记功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2.31亿元用于支持湖南、安徽等9省市抢险救灾工作
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封堵完成后 军队救援力量将担负六项任务
分秒必争! “抢”出来的堵口速度
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门峡:材料新城 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