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一种声音可以穿透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它是深夜里母亲脚踩缝纫机的哒哒声,它是童年记忆里木屐踩过石板路的笃笃声,它是春天里大自然醒来的呼吸声……苏沧桑的《声音之茧》就是一部聆听自己生命声音的作品。
《声音之茧》是苏沧桑历时7年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入55篇美文,全书以声音为载体,以海岛为空间原点,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书写了万物有灵、天地大美,表达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
苏沧桑以女性的细致和敏锐,利用心灵书写的方式描摹与声音相关的情感,以文字传递自己的思考。她所描述的声音不仅是听觉的感知,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如在《立春·梦马》一文中,她通过半夜里母亲脚踩缝纫机的声音,串起了对三位女人的回忆,深层次地表达了对母性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她提到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母性都是生命中最伟大最温暖的力量。母性不仅孕育着生命,还在肉体和精神上给予后代双重的哺育和滋养。这种伟大的母性赋予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最温暖的底色和最珍贵爱的能力,使得生命以生生不息。
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作家,苏沧桑看到了人世间深处的痛与梦,触及了当下人们的心灵柔软之处。当她看到考试、作业、排名,困扰着现在的孩子,并在家长的责备唠叨中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时候,心里感到十分沉重。在《立春·芽》一文中,她向社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唤:“到处是萤火虫般焦虑迷茫的家长和孩子,需要有一种大力量,将他们从疲惫和迷茫中解救出来,走向更自然,更广阔的天地。”
苏沧桑擅长将细腻的情感与知性视角有机地结合,她的散文有一种回味悠长的意境和美感,平时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一次意外的经历,在她的笔下都有独特的发现,给人以心灵的感动。在这本书里,无论是下雨天为她撑伞的女邻居,还是在泸沽湖岸边卖苹果的女孩,抑或是异国陌生的潜水员,都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如在《立夏·伞》一文中,她写道:“我们这些人,不知道什么缘分住的这么近,比亲人更近。同样是立夏的声音,却让我第一次感觉这个节气竟如此美好。”
《声音之茧》不仅是一本关于时间、关于节气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孤独、关于生命的书,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愿你重新听见自己生命中声声回响,找回属于你这个生长者的根。愿你破茧成蝶。愿你蓊蔚参天”。让我们尽情去感受生命的丰盈和光亮,愿我们都能找到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