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秦岭脚下一处平坦的地方,小秦岭动物科普馆的韩馆长笑盈盈地接待了我们。
走进馆里,几个大字“山水诗画间,精灵皆归来”赫然入目。韩馆长向我们介绍,小秦岭森林覆盖率81.2%,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各种珍稀生物避难所,共计1429种野生动物。现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林麝、金雕、黑鹳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猫、黄喉貂、勺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4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5.41%,近年来新增鸟类124种,其中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6种。
韩馆长指着一个个动物标本给我们一一讲解,他说山上还有红外线设备,时时监控每一种动物的日常。
在这里,我仿佛走进了动物世界。一个个标本活灵活现,或站立,或展翅,或低头,或跳跃,或盘踞,或蹲守……一个个精灵都在展示自己。
一只“猫头鹰”,站立在树枝上,目光炯炯,似乎一个俯冲就能抓到地老鼠。
一只“野狼”,有着锋利的牙齿,凶狠的眼睛,修长的四肢,耸立的耳朵以及一把小扫帚似的尾巴,这样一个夜行者,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我最喜欢红腹锦鸡,红腹锦鸡又名金鸡,雄鸟羽色华丽,头上有金黄色丝状羽冠,雌鸟头部和后颈为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每年3月下旬,雄鸟开始求偶,占领地盘,每天早上发出鸣叫声来保护领地。红腹锦鸡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家都说,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
我们还看到鸳鸯的标本。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为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白眉纹。
在韩馆长的介绍中,我还了解到,斑羚和普通的羊大小差不多,它非常胆小,是唯一能爬上树的食草类动物。它弹跳力强,一旦发现危险以后,就会跳到树上,或者快速逃跑了。如果经过剧烈惊吓以后,还有可能被吓死……这真让人哭笑不得。
生活在小秦岭的狍子,生就自己天然的保护色。它的臀部是一对心形的白色,在它跳跃奔跑的时候,白色闪烁,难被天敌捕捉。
硕大的金雕在山谷里飞翔,金雕可以发现3000米以下的微小动物,它不愧是天生的捕猎能手。
红腹角雉就像一个贵妇人,身着华丽的锦绣,雍容自得,步态悠闲。
参观完了动物标本,我们还观看了3D影片,只见清澈见底的河水流到了我们的脚边,一朵朵白云伸手可摘,一只金雕展翅从眼前飞过,一声野狼的嚎叫让人心惊肉跳,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大家的惊叫声一阵接着一阵……小秦岭也是留鸟和候鸟的天堂,成百上千的白鹭、勺鸡、红嘴相思鸟、小杜鹃等鸟儿冲空而起,俯瞰着它们美丽的小秦岭,那明亮的叫声透着无尽的快乐。许多消失多年的珍稀物种,如豹猫、王锦蛇、林麝等也重现身影,森林里充满生命的律动。
整个参观过程中,听着韩馆长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不禁好奇发问:“韩馆长,您在这儿工作了多少年?”韩馆长笑呵呵地说:“30多年了。”
下山的时候,我们坐在车上,看见岩石林立,莽莽苍苍,听到了流水淙淙,鸟声啾啾。眼前俨然一幅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人们珍爱这片自然,而自然也以丰富的物种和丰硕的果实回报着人们。
在小秦岭脚下,我明白了《道德经》的要义——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