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感受到更多的是尘世的浮华喧嚣,总觉得生活复杂,让人心生疲惫,而当我翻开沈从文的《边城》,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简单,似乎又让我找回了生活的美好。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湘西一座叫茶峒的山城,那里有一条小溪与城里相连,渡船老人的女儿与一兵有了私情,育下一女取名翠翠。翠翠的父母先后离世,渡船老人独自抚养翠翠,日子虽清贫但平静。掌事的水码头有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两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得知翠翠爱的是傩送后,选择驾船出去务工,不慎落水溺亡。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傩送对天保的离世耿耿于怀,于是也驾船外出了。翠翠的婚事由此作罢。至此爷爷心力交瘁,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悄然离世。翠翠接替了爷爷掌船的工作,等待傩送的归来。故事的结尾是开放性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书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是简单的:山清水秀,不施粉黛。深翠的竹篁在两岸随风摇曳,大自然馈赠每一块水底石头不同的花纹,欢快的鱼儿充满灵性地在水中摇曳。若遇风雨天气,人们坐在船篷上,看如颠的江波,听似咆哮的风声。人与自然同步呼吸,简单纯洁。
书中所描写的生活方式是简单的:食物取之自然。春日里,山上的竹笋定是餐桌上的主角。冬日里,栗子、榛子及带藤的红薯等是补给的主要来源。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是小饭店的招牌菜。衣着也质朴无华,妇女虽穿着浆洗极硬的蓝布衣裳,但胸前会搭配各色的花围裙,朴实而不邋遢。即使是团总的妻女也只是多戴了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物质上从不攀比,简单朴实。
书中所描绘人的理念是简单的:人与人虽无血脉相连,但胜似亲人。老船夫去世后,没有任何责任的船总顺顺不计前嫌妥帖地安排老船夫的后世。杨马兵年轻时虽未得到翠翠母亲的芳心,依旧与老船夫一家往来,在老船夫去世后,不计回报地承担起照顾翠翠的重任。翠翠也在没有傩送承诺的前提下,在小溪边撑船等待他的归来。人们在情感上从不计较,简单纯粹。
《边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乏味和单调,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或许转变一下观念,幸福就在转角处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