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刁家村位于三门峡市城南约十五公里处,属陕州区菜园乡,是一个有近千口人的古老村庄。古有言“出了陕州南城门,就属刁家第一村”。这说明我们村可能与陕州古城是同龄。
刁家村最值得怀念的是刁氏祠堂门前西侧原有的那棵大槐树。它身高近百米,笔直挺立,浩然大气,树围约七米,它的第一节三大枝干分别生长在不同方向,其中西南枝干与树身主干近两米处,还自然生长着一棵三十多厘米粗的枸桃树,人称:古槐抱枸桃。它的三大枝干每个都有三米左右粗,长度五六十米,如同一个巨人的手臂呵护着子孙们的平安。它的第二、三节以上枝干群自然分布均匀对称,活像一棵几经修剪的苹果树,所以又被称为果树古槐。古槐上有七个如蒲篮大的喜鹊窝分布在不同方位,从下往上看,犹如天上的七星,或七朵久开不败的黑牡丹,可称之为“七星牡丹槐”。树上的各种鸟类巢穴和长年飞来飞去的小鸟数不胜数。每在槐花盛开的春夏之交,这里鸟语花香,令人陶醉。
古槐枝叶茂盛,树冠像一把超大的伞塔,支撑在村子中央,为人们遮风挡雨,它的阴凉覆盖面积达一亩之广。每逢盛夏秋热季节,古槐树下坐满了人,老人、小孩在树下乘凉、戏耍。我们这代人是在大槐树下长大的,我们的幼童、少年时期是伴随着大槐树的春夏秋冬、花开叶落中度过的。
可惜的是,1969年冬季,千年古槐被砍伐,大槐树的倒下和鸟儿的远走高飞,使得一个古老村庄和古槐鸟邻就这样恋恋不舍地永远分离了。从此之后,人们只能在记忆或传说中寻找大槐树了。
大槐树被放倒后,由于树心一半已空朽,人们已无法准确推算它的年龄,也不知究竟是先有村,后栽槐,还是先有槐,后建村……我们十分怀念那棵已去半个多世纪的古槐。值得欣慰的是,前些年,刁氏祠堂翻修重建,人们在古槐的原址上,又栽下一棵幼槐,期望它茁壮成长,成为古槐的后继者,再次树起古槐的雄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