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州区西李村乡杨岭村有一名普通的村干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坚持孝老爱亲,支持婚事新办,提倡厚养薄葬,深受群众的好评,她就是今年55岁赵海聪。自2008年起至今,赵海聪一直担任村委委员一职,主要负责妇联、计生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在三门峡市2023年“乡村光荣榜”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中,她被评为“移风易俗好榜样”。
作为村干部和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赵海聪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大力弘扬文明新风,主动抵制高价彩礼,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她经常通过村便民服务微信群、村广播室大喇叭、上门入户等多种方式,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的新风尚,教育引导群众破除抵制陈规陋习,抵制讲排场摆阔气的歪风习气,简化婚丧仪式,从根源上消除婚丧事大操大办和扰民现象。
“我是村干部,带头响应移风易俗是我应该做的,只有我自己家率先垂范,村民才会跟着一起去做。”赵海聪说,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后代子孙都会为这种浪费行为买单。
2020年9月,赵海聪的小儿子考入吉林大学,一家人高兴不已。亲朋好友觉得孩子十年寒窗,换来金榜题名实属不易,值得庆祝一番,便劝说她办升学宴。她委婉表达了谢意,并一再坚持不能铺张浪费,一家人出去吃了一顿“团圆饭”,庆祝孩子踏上人生新的起点。
2021年国庆节是赵海聪大女儿结婚的日子。婚事临近时,她和老公商量:“大伙儿都看着呢,我得做好表率,闺女婚事一定不能大操大办。”因此,原定的宴席由40桌缩减至14桌,彩礼则象征性收了男方1万元。有人问她:“你看人家嫁女彩礼都收10多万元,你家姑娘彩礼咋收这么少呢?”她则答道:“女儿结婚后,靠的是他们自己,孩子们幸福最重要,高额彩礼只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同时,她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女婿,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多为社会创造价值,文明科学的价值观才是前进的方向。
赵海聪还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媳”,把公婆当作生身父母来孝敬。1997年,她婆婆得了脑梗引发半身不遂,勉强能行走。她早起为婆婆洗脸、梳头,晚上睡在婆婆身旁,帮婆婆换衣服,伺候老人起夜。直至2008年婆婆离世,10余年来她默默守护着婆婆,毫无怨言。婆婆离世丧葬也是一切从简,不办酒席、不待客。当时,面对左邻右舍议论,赵海聪义正词严地说:“生前床前一碗水,胜过身后万两金。厚养薄葬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孝。”
小爱无痕,大爱无疆。赵海聪常把对家人的爱,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每当邻里和同事需要帮助时,她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热心的帮助。她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尽管自己家庭不富裕,却经常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
以身作则树榜样,见贤思齐扬新风。在赵海聪的积极带动和影响下,2022年至2023年,杨岭村共有8户婚事新办,27户丧事简办。目前,杨岭村移风易俗成效显著,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广大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文明之花在这里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