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马市,有一个词语出现频率很高,鸿庆路、鸿庆公园、鸿庆影城、鸿庆社区……这些以“鸿庆”命名的地点,均与义马市东区街道办事处石佛社区的鸿庆寺石窟相关。该石窟东临洛阳,西望长安,南面天池,北依韶峰。据相关资料考证,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宣武景明年间(500年—503年),是年代较早的北魏中原地区主流石窟之一。
鸿庆寺原名“三圣庙”,庙中供奉“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三大道教圣祖,后更名大德寺。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带着孙女安乐公主前往东都洛阳时,路经此寺庙,被其山环云绕、清幽灵动的环境所打动,于是惊叹道:“如此仙境,真乃佛家修道之圣地。”尊崇佛教的一代女帝遂下旨拨巨资,并选派得力大臣扩建大德寺。工程完成后,武则天又亲临此地,举行庆典,当时鸿雁翔空,武则天认为是吉兆,敕命名鸿庆寺。
迈入鸿庆寺,推开两扇沉重的朱红色大门,步行不远就能看到南北一字排开的石窟。石窟依白鹿山,原有六窟,现存四窟。据文献记载和造像的雕刻风格,除第四窟为唐代作品外,其余三窟均为北魏时期作品。
第一窟为长方形,有中心柱。西壁刻佛传故事,上部刻绘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一手支颐,神态安详;下部是两位妃子及宫女劝释迦牟尼不要出家的情景。南壁刻一佛坐莲座上,两侧各有两菩萨。北壁中间刻浮雕降魔变图,十余魔鬼手持利器,向佛进逼。两侧各刻一龛,龛内有佛和弟子、菩萨,龛外有兽。东壁刻有高大的城楼,上下有菩提树和身着长衣的人群。中心柱上有佛、鹿及执伞侍者等形象。
第二窟正壁刻荷花瓣形尖拱龛;左壁一龛刻三坐佛,已损坏;右壁龛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第三窟正面刻释迦坐像,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右壁有三龛,中间大龛为交足弥勒,上有飞天。
第四窟窟顶刻莲花藻井并二飞天;正壁刻坐佛五尊;右壁尖拱龛内刻坐佛三尊,龛上刻五尊坐佛;左壁大龛已坏,其上尚有飞天。
北宋司空、太尉、康国公韩绛知河南府时曾到鸿庆寺,作诗《游鸿庆寺》:“久旱雨初足,乐游春正深。喧阗观士女,清旷入山林。佛界云成宝,僧园地布金。方塘探子石,高阁会宾簪。沙水通溪白,松筠逐径阴。纷华从满目,幽寂自虚心。印组端为累,岩扃得暂寻。晚风吹绿野,归骑已骎骎。”
窟内存有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及后代重修之碑。明碑中有文曰:“昔公输子游我韶阳,登此山峰,见山灵林茂,嵯峨冲天,水绕周围,白鹿衔花称曰白鹿山,乃佛游之地也。闭山门谕修数龛度金鼓、诸佛像现放佛光喜度众生。”公输子即鲁班,这段碑文是说鲁班曾游此地,见山秀水绕林茂,又有白鹿衔花,故将此山命名白鹿山。
据相关考证,成语“天南地北”最早出自《金石续编·唐〈鸿庆寺碑〉》碑文,曰:“……运逢屯否,时遇纠纷。天南地北,鸟散荆分……”唐鸿庆寺碑成于大周至圣年间(698年—704年),后也有把“天南地北”一词作“天南海北”。
1963年,鸿庆寺石窟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该石窟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匆匆探访四窟之后,寺内安静依然,一块石碑静立于丛生绿草及点点野花之中。俯身细观,只见一面是栩栩如生的双龙浮雕,围拱着筋骨清秀的阴刻楷书“大清”二字;另一面同样是双龙抱字,大张的龙口正上方悬一莲苞,下方刻篆书“皇清”二字。向专家请教后得知,这应是一通清代石碑的碑首,下方原有碑文和碑基,然在寺内并未看到。莲花是佛教中的重要元素,联系此碑上的莲苞,笔者推测其应是清代时为鸿庆寺所立之碑,许是重修寺碑,只可惜碑文遗失,只能凭想象去展望历史的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