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说的就是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地坑院。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资料考证,4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
陕州是黄土高原的延伸部分,属浅丘地带。典型的黄土塬地貌,是地坑院形成的地理因素和营造技艺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由于地坑院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不同于其他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不需要额外购置与运输大量的木材石材,因而可称为最经济实惠的建筑。
地坑院是古老的生土建筑,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四周有低矮的拦马墙,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物坠落。内部有8至12孔窑洞,其中一孔通过斜坡式甬道延伸至地面,供居民上下。另有公用的厕所窑、碾磨窑和水井。
地坑院的构造其实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至7米深、长l2米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至14孔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至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结构,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
地坑院营造技艺与传统的阴阳八卦密切结合,院里窑洞开挖的方向,依照传统的八卦方位确定,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即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工人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旱井,专门用来聚集渗入坑内的雨水,还有直径约1米、深度8米左右的渗井助力排水,渗水澄清后,可做生活用水。此外,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还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出生于1950年的王四虎是土生土长的塬上人,对地坑院的各种营造技艺及民俗事项都了如指掌,是掌握地坑院营造技艺的“活字典”。2010年6月,他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13岁开始学艺,从拉线丈量、和泥帮工等做起,16岁便能上架给父亲当配手,20岁左右,能独立完成方院、刷洗崖面、维修坍塌窑洞以及各种垒砌砖瓦等工艺,至今已主持建造地坑院60余座,维修问题窑洞200余孔。”王四虎回忆起以往的经历,如数家珍。
“目前,在多方帮助下,我正在搜集整理地坑院营造技艺的民俗事项、相关数据以及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待条件成熟时,结集出版。”王四虎表示。
多年来,王四虎不仅潜心研究,提升自身技艺水平,而且非常注重传承。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收徒,至今有6人跟其进行专业学习,都成为当地地坑院营建、维修的民间匠人。他说:“传承有诀窍,如方院‘庙正院不正’、垒炕灶‘灶三炕四’、安装‘扑门仰窗’、刷窑‘前高后低、前宽后窄’、砌女儿墙‘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非常实用。”
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已无人建造新的地坑院,现存的院落也逐渐倒塌废弃,熟悉和掌握地坑院营造技艺的人员日趋老龄化和减少,地坑院营造技艺面临消亡、失传的危险。
为此,陕州地坑院景区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开发了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作为研学课程供研学团队进行体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陕州文化部门也加大对地坑院营造技艺的保护力度,通过建设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再利用,发挥示范保护效应。同时,扩大技术影响,锻炼队伍,培养后继人才,对技艺传承人建档保护,特别对当地高水准的技艺传承人建立详细、准确、动态管理的详细档案,保护技艺传承体制。通过各方力量,宣传、推介地坑院体系珍贵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等价值,形成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和行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