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示范区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示范区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柿”情画意话丰收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果农在忙着将柿子分拣、装筐外运。彭红勇 摄

    11月9日,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阳店镇崤底村柿子种植基地,成片的柿子树映入眼帘,一串串成熟的柿子如小红灯笼挂满枝头,圆润饱满、丰盈诱人,果农在柿园里忙着采摘、分拣、装筐……到处呈现出一幅乡村“柿”情画意的丰收景象。

    看着自家地里丰收的柿子,该村素有名气的“柿子王”——种植大户王成弟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说,自己种植了80亩柿子,每亩产量6000斤至8000斤,按今年市场价每斤1.2元计算,除去各种投资,净利润可达30万元。王成弟种植的柿子“竹竹罐”又名胭脂红,因皮薄肉多、全红霜细、含糖极高、口感好而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一上市就引来各地商户争相抢购。

    每到柿子采摘农忙时节,王成弟都会雇用村里的群众到他家柿子园里打工,让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我现在年龄大了,出远门不方便,在村子里的果园就近干活,一天也能挣个八九十元,不仅能贴补家用,还能照顾到家里。”在柿园打工的该村村民李建霞高兴地说。

    火红的柿子既带动了当地产业振兴,又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更是串联起群众的幸福生活。近年来,阳店镇多措并举,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截至目前,崤底村已发展种植柿子面积约有500亩,群众年增收500万余元,柿子产业已成为该村助农增收的“加速剂”。           (彭红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示范区新闻·民生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湖滨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关注·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新闻
   第08版:综合·小记者
两个项目分别签约 赋能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 推进项目落地
“柿”情画意话丰收
简讯
示范区举办高中课堂教学“大研讨”活动
渑池县:破解“四道难题” 做好垃圾分类
昭通市移民干部到义马市观摩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学消防 保安全
举行亲子运动会增强幼儿体质
“十项行动”多点发力 助力“四清”医院建设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河南省老年人广场舞教练员裁判员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我市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