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家老哥潘凤林,今年98岁高龄,家住湖滨区交口乡南梁村,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1950年12月,年仅25岁的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加志愿军。1951年,他和同批入伍的战友们在沈阳苏家屯短期军训一个月,就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进入朝鲜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和战友们来到了新高山,被分配在志愿军司令部直属27团后勤部二分部,主要负责铁路、公路运输线后勤供应保障工作。新高山是志愿军军事物资储备基地,军械、药品和被服等各类物资分别存放在不同坑道内,入口均有岗哨。作为后勤兵,他和战友们将国内火车运来的军需品按要求卸货到坑道或露天堆积做好伪装,并将前线所需物资装上汽车。后来,新高山后开辟了一条秘密运输线,设了固定岗哨,他又去做了机枪手,负责汽车运输线的护卫工作。后勤运输大部分是在夜间进行,只要听到夜空有飞机声,他就向空中放枪。运输队听到枪声会立即熄灭灯光,避免暴露目标引来敌机轰炸。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接到支援前线的命令,他和战友们翻山越岭,冒着枪林弹雨,手提肩扛运送弹药、衣服和食物,为前线战场坑道的战士们提供补给。他与战友们还负责前线伤员的转送工作。有一名20岁左右的小战友腿部中弹,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当时运送伤员的战友都已下山,他边安抚小战友情绪边背起小战友往山下跑,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后方医院救治。医生问他:“别人都是担架抬伤员,你咋一个人背?”他说:“大家抬担架都走了,我不能看着受伤的战友不管,就是再累也要将战友送过来。”医生听后连声称赞:“真是好样的!”因为这件事,他还立了功。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他又回到新高山基地,回到了原部队,继续从事后勤工作,并于1955年4月复员回国。4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班长,立功两次,荣获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和平万岁”纪念章各一枚。
如今,年近百岁的他身体硬朗,记忆力非常好,还能将《跨过鸭绿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是一个兵》三首歌曲完整演唱。抗美援朝是他一生中最荣光的岁月,也是他最难忘的记忆。 (潘占群口述 本报记者宋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