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张抗抗以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作品闻名于世。无论是《赤彤丹朱》还是《情爱画廊》,张抗抗的创作在视点的转换中始终没有改变对人性的关注,其目光始终聚焦在“人”身上,一直在探讨人的本体性,具有启蒙主义色彩和基调。由于对写作真挚的热爱,张抗抗常年笔耕不辍,每天的写作不仅是她的生活方式,更是她的生命方式。张抗抗坦言,自己的大半生岁月都在写作中流逝,每一部新作品的问世,都仿佛精神与文学的极地重生。
除了小说,张抗抗还有《张抗抗散文》等作品问世。关于散文与小说的区别,张抗抗曾经这样说道,如果说小说通常是在替别人说话、对别人说话;小说中的“我”,大隐隐于“故事”。如果说,小说的叙述者是生活的“旁白”,那么,散文随笔便类似于“独白”了。在散文和随笔中,张抗抗是显性的,她只对自己说话,用坦诚率真的文字记下自己的所行所见所爱。
张抗抗最近出版的散文集《仰望星空》包括“我读”“我写”等六部分,收录了作者从1980年到2020年40年间发表的《散文是一种独白》《跨地域写作》《快乐的忧思》《骑兵军飓风》《青春文学的裂变》《万古春归梦不归》等随笔、序跋、书评以及讲演稿。文中呈现了作者各个时期参与的不同事件、遇到的不同人群,每个故事、每场讲演都有一定的情节特征。文中的事件情节完整、人物形象清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活泼的文字给读者带来畅快的阅读体验、流畅爽朗的艺术意境和不可遏止的追求渴望。
作者用优美的文学语言,表达了感性与理性兼具的思考,具有洞察力、思想性,并对文学观、价值观及文化现象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张抗抗说,少年时,文学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青年时,写作是为了排遣苦闷;中年时,写作是为了精神的坚韧与丰厚;进入晚年,写作是为了抗拒人生巨大的虚无感。一生写作,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种种疑惑、困惑,可惜始终未能达至不惑。对于一生的写作需求,张抗抗按照不同的人生阶段进行了恰当的总结。以少年时期为例,“文学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事实上,几乎每个人在儿时都有一个文学梦,但真正能够成名成家的却凤毛麟角。这是因为,仅仅向往文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进行必要的训练,譬如阅读、思考、观察和持续的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