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三农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虎豹关溯源
归田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虎豹关在卢氏县范里镇,是一个古关口,设于元代,扼守卢氏通洛阳古驿道,一头挑着十八盘,一头挑着里铺村。

    从新庄村北入,沿新修的325省道南行,过虎豹关东二里,因道路新修车不能行,只能在十八盘山顶处向下俯瞰。俯瞰处叫老虎头,观十八盘的最佳位置在老虎头的对面,那是范里镇的另一个村子——关道村,距老虎头仅一河之隔却远似天涯。在老虎头上,我们所能看到的是碧天下的一池洛水,在秋阳下熠熠闪光。之所以说是一池,是因为它已经不是洛河本来的河道,而成为故县水库的一部分。

    十八盘并不只有一条路,有大小之分,沿两条山脊盘旋。大十八盘是民国年间修筑的洛潼公路的一部分,小十八盘是古人攀缘上下之路。

    依老虎头位置计,虎豹关处在虎肚之要。关口高峻,两山夹峙,现虽被省道贯穿,但古韵犹存。

    关的一头是十八盘古道。那是古时卢氏东通洛阳、开封的唯一通道。一条鸟道,由山底至山顶,如龙似蛇,十八盘曲,不能过车,无法行轿,只可攀缘,其峻其险,可想而知。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大诗人、时任河南府(洛阳)知府的张汉来卢巡察到此,站在山顶吟诗抒发感慨。时任卢氏县令命人将此诗刻碑立于虎豹关前,因诗书俱美,被称作“张汉诗碑”,更加关阁俊秀,成一时胜景。

    2500年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从洛邑来,要去探寻洛水源头,但却被卢氏的生员们“扣”下了,要他教学。于是,他只能派弟子颜回去寻,颜回找错了位置,把卢氏南山的一条河当成了洛水,后来这条河就叫了“颜子河”。孔子在一个川峪里为当地生员上课,后来那个地方叫了“文峪”,他吃住的地方叫了“燕居堂”,他还到“山脚城”(现在人称“三角城”)里游历,那是卢氏古国的都城,路过沙窝川时留下两卷书,那个地方现在还叫“留书村”,有当地达人在这个地方建了碑林,孔子留书的生动场面以塑像的形式被留了下来。

    这十八盘古道上还曾留下过范蠡的身影。为越王勾践报了灭国之仇后,范蠡选择退隐经商,回南阳老家省亲时,他和西施看到洛水上可以荡舟、浣纱的湖泊,便留了下来,这个叫“莘川”的地方便被叫作“范蠡镇”,后来,人们为了书写方便便将其称为“范里镇”。    

    关的另一头是里铺村,村子西边的唐代古墓群,东边的商代遗址,村中的明清古建,都为村子的古老提供了有力佐证。这里不但为古旅人提供过往吃住的便利,后来还成了国民革命军38军起义的首倡之地,后在解放卢氏奠定基础。如今的里铺村,村容严整、村貌洁净,文化广场宽阔,体育器材齐全,村里还建有“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里铺指挥部旧址”“民俗文化馆”等文化场所,村民们靠种植核桃、中药材及养殖孔雀、鸵鸟、里铺鸡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三农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英国剑桥大学项目组一行走进三门峡
奇思巧手 妙“布”可言
翰墨飘香 献礼祖国
湖南虢氏宗亲到我市寻根问祖
诗词诵读庆“双节”
陕西发现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
虎豹关溯源
创新文化传承方式
文化交流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