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新’‘河’‘文’‘山’‘农’ 做好五篇大文章”系列综述之五
农和本固
文/本报记者 纪雨童 图/本报记者 杜杰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沿黄万亩特色水果基地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3年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传递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照进乡土现实。近年来,我市紧盯乡村振兴这一重中之重,以工业理念抓农业,打造高端化、现代化、融合化的现代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紧抓粮食安全这一头等大事。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6万亩,总产量14.86亿斤,实现种植面积、产量双增长。

    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一;卢氏县和灵宝市入选全省8个食用菌生产重点县;全省中药材“十强县”我市独占四席,连翘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31.74万亩苹果、香菇、辣椒成功创建国家级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乡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乡村建设有声有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和美,义马市荣获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紧盯“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同题共答时代之问,我市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突出做好“农”的文章,三门峡怎么干?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作出部署、指明方向。

    必须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一廊贯通、多点支撑,特色兴业、乡土铸魂,生态为要、治理为重,群众富裕、持续稳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9月1日清晨,鸣笛声划破长空,三门峡—青岛乡村振兴首班试运行列车载着水果及水果罐头等特色产品驶向远方。

    三门峡乡村振兴全面起势飞扬。

    沿百里黄河生态廊道自西向东而行,秋天的田野上,苹果满园、荷叶田田,枣挂枝头、啤梨生津,萄似翡翠、椒如珠玉……赤橙黄绿青蓝紫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果实累累的乡村振兴“秋实图”。

    焦村镇5G未来果园是灵宝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八园”之一,数字化管控令人耳目一新;今年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灵宝市驶上现代化发展“快车道”。

    “我们首批25吨‘阳光玫瑰’葡萄刚出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订单正在跟进。”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果演义智慧农业中心去年在这里栽下的4万余棵、500亩葡萄初挂果、喜丰收,今年“阳光玫瑰”预计出口量将超过1000吨,成为三门峡出口的主要水果之一。

    一廊贯通、多点支撑,以沿黄复合生态廊道为轴,布局多样业态、设施,我市打造独具特色的沿黄乡村振兴样板未来可期。

    登高远眺,母亲河“裙裾”飞扬——

    灵宝、示范区、陕州、湖滨、渑池,特色农业示范园、农耕文明博览园、农业休闲公园、生态农业景观园、中药材农业产业园五类现代农业园区多元互补、特色纷呈;

    有文化、有山水、有生态……8条主题乡村旅游线路,大道通途,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彩色小麦、莲藕、油菜(油葵)、优质蔬菜、特色水果、古枣林、中药材、牛心柿、花椒9个万亩特色产品基地缤纷四季,一条生态廊道、安澜廊道、节水廊道、富民廊道、人文廊道是三门峡人民报答“母亲河”的丹心和承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类的幸福河。”三门峡沿黄16个乡镇、90个行政村迎来重大机遇,让“美丽资源”绽放“美丽经济”造福于民。

    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精品民宿、角古东旅游商业项目等,成为网红打卡地;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的天鹅、红枣、猪头宴,三张“王牌”引客无数;陕州区大营镇城村以葡萄、蔬菜为主,创新打造品牌;观景九曲黄河,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37个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它们是乡村振兴的“探路者”“排头兵”,为高标准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先行先试。

    示范村“打样儿”,其他村迎头上。探索布局多样化经济业态,走出一条符合豫西地区特点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举措通俗易懂,干为先实力拼。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基础。

    三门峡是特色农业市,资源优势富集。以产业为支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需要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又要立足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壮大,念好“土”字经、打好“特”字牌、 唱好“产”字歌, 真正让乡村有活力、有人气、有奔头,吸引更多乡村人才“破土而出”,更多“新农人”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农民更多分享产业“红利”。

    突出特色兴业、乡土铸魂,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抓好特色特质、龙头引领、品牌塑造,做大做强“果、菌、药、烟、酒、菜”等特色支柱产业新图景,为乡村振兴开新局。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一大早,渑池县坡头乡韩家坑村,村务员郭建林开始村道日常清扫。

    “权责明确,有分工,有监督,有考核,有奖罚,村容更美了,补贴比过去多了,我们干劲更足了!”

    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体系,建立村务员制度,和郭建林一样,今年我市14642名村务员成了“全能管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可否让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大提升?乡村治理和基层党建等都是重要环节。

    生态为要、治理为重,让农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环境更美、风气更正、生活和谐、安定有序,才能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这既是群众所盼,也是党的温暖和牵挂。

    写好“农”文章,一个都不能少。

    卢氏县官道口镇果岭村,4000亩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苹果种植园,正酝酿着“丰收季”。

    “在家门口这片果园打工,还能照顾家,一年收入3万多元。”监测户马当学说自己的好日子来了。

    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的新模式,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有2项以上产业支撑,带动群众和集体致富增收。

    卢氏兴贤里、全省最大的搬迁安置社区,创新开发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搬迁后扶“后半篇文章”出彩出新,万名群众笑开颜。

    这是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今年,我市将有1.5万户脱贫监测对象稳定增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

    群众富裕,持续稳固。让脱贫群众有产业、有就业、有收入,发展可持续,坚决守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方向。

    农和本固,安居乐业;久久为功,只争朝夕。建设农业强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崤函儿女勇毅笃行、踔厉奋发,脚踏实地、拼搏不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浓墨重彩书写时代华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社会新闻
   第06版:区域·专题
   第07版:实用·广告
   第08版:专题
习近平将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并举行系列外事活动
聚焦重点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标准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
第十届中原(鹤壁)文博会开幕
我市首笔知识产权保险奖补项目资金发放
农和本固
创业达人李刚的不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