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三农

第03版
灵宝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门峡智慧
本报记者 刘书芳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就此,记者走访专家学者,查阅大量资料,深感三门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三门峡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从中找到契合点,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结合”。

    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

    “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为人民所共有。“民为邦本”即人民是立国之本。春秋时期,老子在三门峡函谷关撰写《道德经》,其中不少地方就体现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理念。

    关于“天下为公”,《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说道:“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可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意思是说,欲取得天下成为一国之主,我看是不能成功的。天下是庄严神圣的,不可以按自我主观意识进行作为,不可以为自己执有。用强力妄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他还时时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他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三十九章)意思是说,民众虽然卑贱,但却是高贵的王侯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因而老子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即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没有自己的意志,而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根据百姓的需要和心意来施政。老子要求统治者要时时刻刻以圣人为表率,对人民采取谦下的姿态。他说:“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说,圣人想要位居人民之上,必定要言辞谦下;想要处于人民之前,必定将自身名利置于人民后面。

    二、为政以德,革故鼎新

    “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用高尚的精神、卓越的人格来引导教化百姓。西周初年,召公为不打扰百姓,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留下“甘棠遗爱”故事。三国时弘农太守孟康政不扰民,据《魏略》记载,孟康到官,顺从民意,为民谋利。出巡时,从不扰民,常令吏卒带上镰刀割草喂马,不住驿站,而露宿树下。若遇旧友来访,花费自出。唐朝时崔郾为陕州观察使,不忍盘剥百姓,常拿官吏的俸禄来资助进献的费用。朝廷一年征诏数万石粮食,还得运到太仓。考虑到百姓运输困难,他就在河的支流设置粮仓收粮,并设法将粮食装入漕运船只。据《新唐书》记载,他治理陕州政策宽松,经月不打一人。别人问起此事,他说:“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意思是说,陕地贫瘠,百姓穷苦,我抚慰他们还来不及,唯恐打扰了他们。

    “革故鼎新”是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作为完整成语,较早出处是唐张说《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713年,三门峡人姚崇被任命为宰相。他提出“十事要说”,从稳定政局、整顿吏治、改善财政三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申述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得到唐玄宗的支持,用“革故鼎新”来说姚崇再恰当不过。唐代三门峡人杨於陵,每到一处任职,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意见,并付诸实施。唐穆宗继位时,杨於陵出任户部尚书,针对当时百姓的困苦和“钱荒”问题,提出了财政税费改革建议,着手进行一系列稳定物价、增加货币供应的措施,改进税法,培植财源。明朝正统年间,盐政混乱。明英宗派三门峡人耿九畴到两淮任盐运司同知。耿九畴到任后,大刀阔斧革除积弊,上奏良策,并得以施行。几年后,耿九畴回卢氏料理母亲丧事并守孝三年。两淮百姓怕耿九畴被朝廷调离,竟千人联名上奏皇帝。皇帝答应了百姓,守孝期满的耿九畴被提升为都转运使(从三品),仍回两淮主政。

    三、天人合一,任人唯贤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理念,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理念 。汉代河上公在《老子河上公章句》中提出,“道”神通广大,通行天地,无所不入。他发挥老子思想,将治身与治国相结合,提出“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北宋苏轼“雪泥鸿爪”故事,则用另一种方式体现“天人合一”理念。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说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他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在一个地方停留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然后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何必过多计较。偶然遭遇,不必在意,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他用自然现象诠释人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任人唯贤”指任用官员只以德才优秀作为标准。秦穆公在崤山所作的《秦誓》是春秋期间唯一一篇入选《尚书》的文章。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崤之战后,“缪(穆)公乃自茅津渡河,封肴(崤)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于军。”穆公在这里痛心疾首地表述了自己因不听百里奚、蹇叔的话而导致惨局的懊悔之情。他告诫子孙后代,作为一国之君只要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善于使用人才,即便你没有多少才能,也一样能将国家治理好。五代十国时期,三门峡人高季兴建立荆南国,这个国家虽小,但在十国中存在年份却较长。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季兴及其子孙十分重视延揽人才,知人善任。梁震是唐末登第的进士,要回四川老家,路过江陵。高季兴得知后,立即相见,为梁震的才华所吸引,请求留下,并要为他到梁朝求官(当时荆南国名义仍为梁朝管辖)。梁震认为自己是唐朝进士,不做梁朝官员,但看到高季兴如此爱才,就请求以白衣(不带朝廷官职)身份为高季兴谋划。高季兴像对待先辈一样对待梁震,言听计从。著名词人、《北梦琐言》作者孙光宪也在荆南为他出谋划策。原为朱温手下的大将倪可福等也成为高季兴的亲信,这些人才在荆南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体现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则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二者均出自《易经》。

    西汉时在函谷关发生的“终军弃繻”故事一直激励着后人。据《汉书·终军传》,终军从济南赴长安时,步入函谷关,守关的官吏交给了一块用帛边制成的符信“繻”(平常人出关时需要合符验信才能出关,有一定身份的人就用不着)。终军说:“大丈夫西游,何须凭它做回来的路证。”弃繻而走。不久,终军获得朝廷重用,奉使巡视郡国,执持符节出函谷关。守关的官吏看到,惊讶地说:“这位使者就是先前‘弃繻’的儒生。”陕州城古有“墨池”,宋代《太平寰宇记》中提到“张芝墨池”:“张芝,字伯英,少好书,所居池水尽黑,迄今尚有遗迹。”其实,张芝苦练书法的事迹早在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就有记载:“弘农张伯英者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张芝由于书法上努力上进,从不懈怠,才最终创立草书,被后人称为“草圣”。

    说起“厚德载物”,人们会想到,大禹治水,斧开三门。《史记·夏本纪》说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降伏水患。大禹治水,在三门峡留下砥柱。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还是惊涛骇浪,砥柱一直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自古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柳公权《砥柱》:“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盛赞砥柱。砥柱精神恰恰就是厚德载物的象征。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地区连续发生蝗灾。百姓只知设祭膜拜,却不敢捕杀蝗虫,任由蝗虫嚼食禾苗,满朝文武也是一筹莫展。时任宰相的姚崇力主灭蝗。有人说灭蝗恐天降祸,姚崇说有祸就降到自己身上。有人担心皇帝下诏会影响皇帝仁慈名声,姚崇提议只用宰相名义下令灭蝗。他最终说服玄宗同意,并督促地方官员抓紧实施,共灭蝗14万担。他捕蝗的勇气、决心和才干,直至今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五、讲信修睦,亲仁善邻

    “讲信修睦”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亲仁善邻”意思是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说起讲究信用,会让人想起这样一件事。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挥师中原。晋军前锋进入弘农(三门峡及其附近部分区域),占领渑池、灵宝之后,在潼关受阻,给养不继,军心浮动。主帅王镇恶决定就地动员民众,捐献军粮。王镇恶这样决策,是因为他心中有数。据《南史·王镇恶传》记载,王镇恶13岁时,前秦统治瓦解,王镇恶流寓在弘农,弘农人知道他是前秦名相王猛的孙子,大多比较关爱他。他当时寄食在渑池人李方家里,王镇恶感激李方,说如果有一天得势,一定厚报。李方开玩笑说,真有那么一天,不需要太厚重的报答,让(我)当个渑池县令就够了。王镇恶攻占渑池后,就到故人李方家,升堂拜母,送上厚重的礼物,授李方为渑池令。王镇恶与弘农人有这样的交情,而且知恩图报,王镇恶部队又是他们天天盼的晋军,所以王镇恶来筹粮,弘农人积极捐赠,王镇恶没费多大劲就解决了缺粮之危。

    “亲仁善邻”典故出自《左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历史上留下两国交好最典型的事例是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三门峡区域处于两国沟通的重要通道上,见证了“秦晋之好”。公元前654年,晋献公将女儿许配给秦穆公。秦穆公迎娶伯姬的路线就是从崤函古道由西向东,到三门峡,从茅津渡渡河,并原路返回。晋献公死后,国内动乱,秦穆公送晋公子夷吾(晋惠公)回晋主政,稳定晋国,救灾送粮,后来又将自己女儿怀嬴许配给夷吾之子圉(晋怀公)。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回国前,秦穆公将文嬴等女子许配他,帮他入晋主政,成就霸业。“秦晋之好”一直持续到晋文公去世才结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千载,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与马克思主义相互契合。其中的三门峡智慧,我们更熟悉,更有感悟,在实践中要认真践行“两个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三农
   第03版:灵宝新闻·民生
   第04版:时事·公告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广告
   第08版:城建·交通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门峡智慧
我市两家博物馆上榜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点亮“早期中国”的文明曙光
体验数字绘彩
参观古树 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