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开工建设66周年。66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电力、建筑、铁路、交通、邮电、商业、司法、卫生等部门的精兵强将,前来支援三门峡大坝建设,创造了无数至今仍让人惊叹的工程奇迹。即日起,本报开设《讲好大坝故事 传承砥柱精神》栏目,通过建设者的深情讲述,使广大读者感受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反映大坝建设者和三门峡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拼搏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传承三门峡大坝精神和中流砥柱精神,为现代化三门峡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他本生活在大城市福州,却举家搬迁至三门峡;他本要成为金融专家,最终却做了水利水电建设者,他就是现年98岁、最早一批三门峡大坝建设者王祚周。日前,笔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王祚周。
1955年,国务院批准组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支机械化水电施工队伍。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的水利水电项目,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的建设者。1957年,王祚周在福建省委参谋部政策研究室任组长,即将调到当地一银行任行长,在“全国支援三门峡”热潮的影响下,他主动向组织提出去参加三门峡大坝建设。
1957年3月3日,王祚周带着妻子、父亲、姑姑和4个年幼的孩子,一大家子从福州来到了三门峡。到站时已是深夜,当时的三门峡火车站仅有两间小平房,房顶挂着一个昏暗的电灯泡,与福州这样的大城市差距很大。居住条件也很差,全家住在土坯房里,几排土坯房的住户共用水龙头和公厕,还有很多工人住在沟底的窑洞里。
王祚周被上级安排为劳资科长,负责为工程局招收技术工人。之后,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四季常青的东南沿海到白雪皑皑的齐齐哈尔,每到一处,他只要说是为建设三门峡大坝招人,大家都踊跃报名。很快,三门峡就聚集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
在三门峡工程建设中,全国人民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援,还从精神上给予建设者关怀和鼓舞。工程开工前后的几个月,工程局办公室就收到3000多封来信,这些信件来自四面八方,写信的主要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少先队员。
在三门峡工程施工高潮期间,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领导多次率领代表团前来慰问,鼓舞了大坝建设者的劳动热情。新华社和河南日报派出记者常驻工地,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先后摄制了彩色新闻纪录片《三门峡》《黄河巨变》在全国放映。同时,许多作家和诗人也纷纷来到工地深入体验生活,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诗人学者华山、雷加、吴烟痕、孙肖平等人都在工程局兼职,有的还把家属迁来,一住就是几年。1958年,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在全国产生轰动的影响。
提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门峡大坝建设的关注,王祚周如数家珍:“周总理三次来到三门峡大坝建设工地视察和解决问题。第一次是1958年4月21日,当时在工程局办公大楼四楼召开的会议上。周总理指出,现在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就是改变黄河流域面貌的一个重大措施,并提出三门峡工程以防洪为主,其他为辅的建设方针。1959年10月12日,周总理第二次来到三门峡,随同前来的有水电部、石油部、农业部、黄委会和秦、晋、豫等省的负责同志。从工地视察回来,他连夜召开会议,确定了1960年大坝蓄水高程等问题。1961年10月8日,周总理第三次来到三门峡,当时三门峡水库已经是碧波荡漾了。”
“当时大家都是一心想着如何发挥最大的能量,很少有人考虑个人得失,虽然工期紧、任务重,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透过王祚周的话语,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仿佛就在眼前。那时工程局对干部的要求十分严格,机关要靠近工地,干部要经常下工地,和工人一起挖土、搬木料,同吃同劳动,干部和工人之间关系融洽,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还自创了一个口号“我们今天艰苦奋斗,是为了子孙将来幸福”。
在追求建设速度的同时,工程局始终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在随后的国家验收中,专家一致认为三门峡工程质量优良。王祚周回忆说,关于工程质量问题,各级领导大会说、小会谈,工程局党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职工们也是更加小心谨慎,严把工程质量关,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
“如果我当年不来三门峡,而是去福州的银行当行长,就进入金融行业了。”提起过往,王祚周笑着开起了玩笑,他表示,自己当年的选择无愧于青春,也无愧于祖国,他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兢兢业业地工作,先后任局劳资科长、劳资处长、汽车运输分局局长、工程局技校校长等职务,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