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汴乡:
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陕州区张汴乡立足地坑院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特色农业等乡村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春日的张汴乡,处处生机盎然。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四季生产新鲜果蔬,特色旅游方兴未艾,农文旅融合势头强劲。走进该乡刘寺村羊肚菌种植大棚,一朵朵菌菇破土而出,密密麻麻撑起褐色“小伞”。

    村民张占群在外从事食用菌种植管理多年,去年秋季返乡创业,试种半亩雪茸菇获得成功。随后,他租赁大棚种植羊肚菌。

    “羊肚菌种植的关键在于菌种,还要控制好温湿度,做好土壤环境管理,防止杂菌感染。”一说到羊肚菌,张占群就打开了话匣子,“羊肚菌对土壤环境、温湿度要求严格,只要按要求操作,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今年试种的羊肚菌预计可采收500公斤成品,除去各项支出,收入3.5万元没问题。”

    这几年,刘寺村、曲村村的村民也开始种植羊肚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吊瓜催生休闲游

    走进张汴乡西王村的温室瓜棚,一排排西瓜藤蔓整齐排列,拳头大小的西瓜在藤蔓间时隐时现,种植户张娟正忙着授粉。

    张娟说,她采取的是授粉加毛线标注的方式记录西瓜的成熟度,一个瓜从授粉到成熟需要35到40天,40天口感达到最佳。

    张娟已有8年大棚果蔬种植经验。这几年她种植的吊网西瓜皮薄瓤厚,酥脆甜香,成熟期正赶上“五一”黄金周。同时,她采用“线上推介+线下采摘体验”销售模式,吸引不少顾客慕名而来,西瓜供不应求。

    在她的带动下,西王村先后发展高效日光温室47座,种植时令瓜果蔬菜等,全乡也建起大棚145个,借助地坑院景区与十碗席、农家乐等,打造旅游、采摘、观光休闲示范带,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十碗席撬动民俗游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张汴乡曲村把地坑院民俗民居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统一修复院落,开发陕州十碗席,挖掘民俗文化,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住民宿、吃十碗席、游地坑院,增强游客体验感。

    走进曲村知青大院,陕州特色美食十碗席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吸引了不少游客。每逢节假日,更是要提前预订,排队等候。饭店服务人员都是本村村民,他们既可以安心照顾好家里,又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网上经常看到陕州地坑院,这次专程来这体验。这地方环境优美,十碗席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游客肖军说。

    依托地坑院发展农家乐是曲村打造民俗旅游的新举措。37号院、陕塬人家、高家窑院等19家农家乐相继涌现,年客流量30万人次,带动土特产、手工制品摊位200余个,年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

    “张汴乡按照产业强乡、特色兴村、旅游带动、强基富民的发展思路,借助地坑院优势,围绕北营、曲村、刘寺、寺院4个传统古村落,持续抓好果蔬采摘、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让农民享受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促进乡村振兴。”张汴乡党委副书记王永利信心满满地说。

    (李月军 种春江 霍东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第04版:时事
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以“三到位”为实现清风陕州增砖添瓦
春暖花开美如画
学子患重病 师生献爱心
简讯
渑池县:“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技能培训托起残疾人就业梦
桃花朵朵开 映红致富路
书香伴成长
渑池县中医院高压氧舱投入使用
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掀起新思想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