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春·咬春·嚼春
□李 健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早春二月,黄河之畔,涧河之边,烟雨蒙蒙的小村庄乍暖还寒。

    浅暖的阳光下,晨雾慢慢变淡,悄悄地消失不见。这默无声息的善意,传来了春天的温暖信息,呼唤着泥土下争先恐后的生机,虽有一丝春寒料峭,但挡不住春意盎然的脚步。

    感悟春天,正如某位作家所说,“感知春天的美好,不能单凭眼睛,还得靠嘴巴。用嘴巴咯嘣咯嘣地‘咬春’或‘嚼春’……听听都过瘾。”

    农历二月过后,冰雪融化,再添一场小雨,转眼间,春色便如雨后春笋呼呼往上蹿。

    故乡有戏春习俗,从农历二月二开始,连续三天唱大戏,剃龙头、吃炒豆,被正月禁锢的烘烤炒焙也就时解禁。

    支起的炉膛被风箱呼呼一吹,蹿起红红的火苗,狠劲地舔着漆黑的葫芦形炒锅,开锅时“嘭——”一声巨响,一股浓烟腾空而起。瞬间,热乎乎的爆米花仿佛梨花盛开。小娃娃蹦跳欢笑着松开了紧捂耳朵的小手,一头扎进雾腾腾的热雾里,抓一把塞进嘴巴,“咯吱咯吱”嚼着,那满嘴的香甜酥脆,怎不叫人心底荡漾。

    这一阵接一阵的“春雷”带来了童年的欢笑,也唤醒了房后的菜园。肥美青翠的小香葱,一扑棱一扑棱的香菜,触动了奶奶的心思。一碗阳春面便开始在她心中酝酿。奶奶在面盆里兑水和面,放在案板上三揉三醒,“咚咚咚”一阵发力,擀出来的面长而不断,煮进锅里劲道爽滑,撂一撮青丝丝的韭菜,附在白生生的面条上,捞进葱花配香菜的调味碗中,淋上几滴香油,筷子一挑,飘散着面香、葱香、油香的阳春面,变成了一家人欢欢乐乐的“咬春面” 。

    “吃罢咬春面,上山拽小蒜”。到了农历二月半,小蒜的清香早早窜入心脾,刺激着味蕾。拽小蒜也不需特别工具,地边找根树棒,在石头上蹭出个尖尖儿,就能剜出白生生青丝丝的小蒜来。

    小蒜虽其貌不扬,却是奶奶包饺子的一味佐料,用它盘出的饺子馅,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备下了小蒜,奶奶还要准备“嚼春”的好戏。

    每年打罢春儿,气温回升,藏在疙疙瘩瘩里的荠菜就迫不及待地露出小脑袋,迎接最温暖的阳光。不出数日,荠菜便魔术般生根、发芽,用春意的本真回报大地和阳光,一年一年,延续着田间生命岁月的轮回。

    挖回的荠菜,择去黄叶杂草,用泉水淘洗至叶子绿莹莹、根茎白生生,再入锅焯水,出锅滤水,过刀剁碎,拌上粉条,调入盐、味精、葱花、姜末,最后兑上切碎的小蒜,盘好馅儿,便和面擀皮包饺子。荠菜的吃法有多种,我独钟情荠菜饺子。

    这或许源自对泥土上青翠荠菜的那种难以释怀的情感。透过皮薄如纸的荠菜小饺,忽然想起来孩提儿歌“荠荠菜包饺子,我陪奶奶对脸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咬一口,满口荠菜的新鲜清香,细细品味,荠菜饺子里更多的是亲情和春意。

    遥望回不去的故乡童年,我又一次想起乡愁记忆里的山野滋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一棵古树的成长
情人节“收”围裙
戏春·咬春·嚼春
我所认为的春天
开着“嘀嘀”去接你
带走一片故乡的石头
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