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乡村·焦村观察”系列报道之四
“乡村人才”的“领跑效应”
文/图 本报记者 柴锦玉 纪雨童 葛洋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阳光玫瑰”助农增收

    “孝亲敬老在咱村可是文化产业”“合作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西常册村现在做的事儿是为了将来能留住更多人才”……2022年岁末,灵宝市焦村镇这些在黄河边成长的村党支部书记可“不简单”,他们给中国农业最高学府的学生讲课,300多名师生线上聆听了冒着“灵普”土味、生动新奇的交流课,收获满满。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如今在灵宝市焦村镇,“乡土人才”正以燎原之势涌现,出现百余个种、养、加、销的致富能人,成为当地发展的强力引擎,带领广大农民踏上致富路。

    一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

    初春时节,阳光向暖,焦村镇西常册村平坦宽阔的“彩虹路”在阳光下闪耀。一路南行,目之所及皆欣欣向荣,一幅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景象。在焦村能人——西常册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强带领下,该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道路景墙错落有致、研学基地初具规模、特色产业蒸蒸日上,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

    从“一穷二白”到“声名远扬”,近年来,西常册村如一匹“黑马”冲进了人们的视野,令人惊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感谢我们的张书记啊!”村民们讲起村里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异口同声这样说。前不久,54岁的张志强获得了“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值得!”

    2018年西常册村“两委”换届,张志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张志强面对的是破败不堪的办公条件、几十年毫无变化的居住环境和各自为政的小农思想。为了让村里变个模样,他率先推倒自家院墙,带头拆除违章建筑,一次次逐户走进各家各户以诚感人,最终使废弃多年的空心村焕然一新,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称赞。“现在张书记说让干啥,可是一呼百应。”

    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最关切的主题。张志强有多年的食用菌生产经验,在他的带动下成立的菌业合作社,在该村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年发展食用菌360万袋,人均纯收入1.8万余元。

    2018年10月,张志强开始筹划利用废弃水池建设网红桥,以股份制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元旦期间启动运营就盈利2万元。从此一发不可收,该村依托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了彩虹滑梯、碰碰车、复古小火车等游乐项目18个,观光采摘区200余亩,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一盏明灯照亮一片,一个能人带活一方。而今,该村投资100余万元新建的文化大院设施齐全,投资160余万元的绿化亮化工程成了乡村景观,专门的保洁队伍形成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创评活动,村民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生活品质和文明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焦村镇,像张志强这样的村党支部书记可不在少数。

    二

    汇聚乡土英才,锻造技能队伍,让“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赋能乡村振兴。

    焦村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重点培养能人,提高乡村能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王同春是焦村镇人,作为果树种植专业教师,他将“灵宝苹果之父”李工生奉为楷模,努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参与农业培训工作。“过去园里的10亩苹果收成一直不太好,按照王老师的修剪方法,苹果挂果多,一年能多卖3万元。”在王同春的帮助指导下,灵宝市苏村乡高家岭村村民毛社社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在灵宝市寺河山乡朝阳村、南埝村、火山关村,五亩乡孙家岭、乔原、桂花、杜洼村等,苏村乡高岭、周原、王会、孙家沟、李家洼村等,都留有王同春的足迹,30年来,他培训果农5万余人,整形修剪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应用,造福一方乡邻。

    据焦村镇党委书记李国旺介绍,该镇着力在科学规划课程、提高授课质量、讲透政策、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上下功夫,搭建农民就业桥、扩宽群众致富路,确保群众结业后能够高质量就业。近年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在焦村镇如火如荼开展,截至2022年11月底,培训1891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1%,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力量。

    三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秋天的田野总是给人一种收获满满的幸福感。每年9月,当焦村镇秦村的千亩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的葡萄香甜味儿随风飘来时,这片热土上便开始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和故事:“卖了160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葡萄田里‘父子兵’”……

    秦村的“甜蜜事业”要从村党支部书记庞新革说起。2013年庞新革刚开始尝试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时,因缺乏技术,亩产仅有1000多斤,加上市场遇冷,可谓坎坷重重。看到人家种的葡萄前景那么好,他就是不服气,恶补专业知识、精心管理养护,2016年,亩产突破4500斤,品质优良供不应求,吸引村民争相加入合作社,种起“阳光玫瑰”。村民都说,有了庞新革才有了今天秦村的美名远扬。

    常卯村平整的田间地头充满生机,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沉睡”多年的撂荒地。说起村党支部书记许珂玮,村民直竖大拇指。常卯村过去依靠香菇和小杂水果种植,集体经济薄弱,2021年村经营性收入不足7万元。许珂玮坚信,通过标准化生产才能将农业项目做大做强。成立合作社、发展烟叶产业,购农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全程“保姆式”服务,农技人员和烟农精耕细管,该村的烟叶品好质优;修机井、埋管道,村里2000余亩农田有“水喝”;村东头500余平方米的垃圾场“变身”文化广场……“许书记身上的焦裕禄精神让大家干劲儿十足。”常卯村村委会副主任许才军说。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巩固基层党建、培育乡土人才、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焦村镇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我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成效明显
习近平同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
“乡村人才”的“领跑效应”
三门峡市作为唯一 地市级政协参加
起步即提速 企业生产忙
从0元到100万元,蔬菜产业兴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