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渑池新闻

第03版
综合·小记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出务工学技术 回乡创业齐致富
本报记者 李博 通讯员 高长军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针线在布料上跳跃,布料在机器上翻飞,一会儿工夫,一件件“红马甲”就在一个个技术娴熟的工人手中成形,再经过熨烫、装箱后,发往全国多地……连日来,卢氏县徐家湾乡雅秀制衣有限公司二楼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年终的订单比较多,我们加班加点赶进度,可不能误了发货日期。”1月12日,26岁的公司“小老板”梁国瑞开心地说。

    7年前,梁国瑞还和父母住在豫陕交界徐家湾乡小河口村的深山里。短短几年间,他们通过外出务工学习技术,回乡开办劳务公司,从而实现了从打工者到“经营者”“投资者”的转变,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2014年,梁京宝、贠聪霞带着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梁国瑞到江苏一家电子厂务工。随后,他们辗转上海、广东等地,从事电焊、服装、电子元器件加工等工作。一家三口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几年里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本领,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家乡渴望通过务工增收致富的人群庞大,但是因为缺少招工信息、缺乏自我维权意识,一些人难以找到工作,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在外打工时,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梁京宝的脑海里。渐渐地,他萌生了回家乡开办劳务公司,为家乡闲散劳力提供就业服务平台的想法,并得到了妻子和儿子的大力支持。

    2018年,梁京宝一家回到家乡卢氏,成立了一家劳务公司,通过悉心经营,业务不断拓展。2019年,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壮大,他们在灵宝也成立了公司,扩大了合作企业和务工人数规模,合作企业大到知名企业富士康、比亚迪,小到一般的制鞋厂、制衣厂;务工人员年龄从18岁到65岁,文化程度从小学到研究生,工种包罗万象,招工人员遍及河南、陕西、云南、安徽、四川等地,每年招工人数达4000人,既为贫困群众找到了可靠的就业渠道,也给家庭开辟了一条致富途径。

    挣了钱,致了富,梁京宝于2020年初在卢氏县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梁国瑞也娶了媳妇,一家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曾经我们条件也不好,现在走上了小康路,过上了幸福日子,我们更应该回报社会,为家乡产业振兴贡献力量。”梁京宝说。

    在家乡政府的支持下,2021年4月,雅秀制衣有限公司在徐家湾街注册成立。徐家湾乡政府为他们协调厂房场地,金融部门也为其办理产业扶持贷款40万元,当月即购回63套缝纫、锁边、熨烫等全套服装加工设备和价值上百万元的布匹原料。随后,乡里又帮助他们完成了脱贫户家庭妇女技术培训工作。当年5月初,公司就接单生产以“红马甲”为主的服装加工产品,到2021年年底即实现批量生产,开辟出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销售市场,质优价廉的产品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订单接连不断。近期,他们又接到了一笔30万件400万元的产品购销订单。

    “在家门口上班,月工资2000多元,顾家增收两不误。”在公司上班的当地脱贫户李铁梅高兴地说。

    “随着工人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销售渠道的拓展,近期,我们将上马高档服装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公司利润增值空间和工人工资水平,引领山区加快产业振兴步伐。”梁国瑞信心满满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渑池新闻
   第03版:综合·小记者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社会新闻
   第06版:区域
   第07版:实用·公示
   第08版:广告
春运即将来临 出行注意安全
外出务工学技术 回乡创业齐致富
爱心捐赠见证暖心“抗疫情”
父女齐上阵 联手战疫情
慰问环卫工人 助力疫情防控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 和平安建设工作
千年古都重燃“烟火气”
学校食堂反餐饮浪费有新招儿
郑州造氢燃料客车将服务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