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爷也是新兴村人,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根,没有忘记他是从新兴村走出去的。故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留下他童年的足迹,留下了游子难以割舍的乡愁。对家乡、父老乡亲以及下一代,他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在上小学前我就听父母说起过,他是从北京回来的“大官”。那年六一儿童节,刚上小学的我第一次见到他。他高大、亲切,满面笑容,对小孩子轻声细语,和村里的爷爷奶奶没什么区别。此后的每年六一儿童节,他都雷打不动地从北京赶回来,带来书包、文具、课外书等节日礼物,鼓励我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012年,我上小学二年级。那年,为了家乡的教育和我们的健康成长,他毅然将老家的宅基地捐给学校,作为我们锻炼劳动能力的实践基地。他还多方奔走,筹资30多万元帮我们翻新了学校,捐赠了图书,建起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为我们建了新媒体教室。他对新兴小学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他把对家乡浓浓的爱化为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具体行动。
最难忘的是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虽然刚做过手术,但他在讲台上为我们讲了几个小时的书法课。
张爷爷没有“官架子”,他一回到村里就主动走访邻居,拉家常问疾苦,关心大家的生产生活。他和妹妹多方奔走协调并带头捐款,为村里打井,解决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回村若是赶上谁家孩子结婚、老人过寿、小孩满月,他必定随份子一同庆祝。
张老的感人事迹将影响我一生,并将成为我学习的动力,将来报效祖国! (刘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