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卢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黄河时报

  8月26日,三门峡市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在卢氏县召开。来自全市和各县(市、区)专项整治成员单位代表参会。

  卢氏县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之所以受到全市关注,源于该县自2024年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始终保持较高的政治站位,从胸怀“国之大者”,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助推乡村振兴,大纵深推进集中整治3个维度,纵深推进整治工作。该县探索建立了“三资”监管“1155”工作法,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为全市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特别是结合实际需求搭建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实用、好用、管用,实现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实时监测、线上查询与智慧分析。该工作法在全市进行了推广,推动了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1155”监管工作法,即建强“一专班”,用好“一平台”,管好“五本账”,强化“五方责任”。

  建强“一专班”,牵头抓总形成监管合力。在该县纪委监委推动下,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县、乡两级工作专班。县级专班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县内各村(社区)“三资”管理;乡镇专班整合部门力量,调配村监委会、群众代表等监督力量,协同作战、同向发力,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量不足问题。

  用好“一平台”,科技赋能提升监管质效。开发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监督管理平台,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新型经营主体管理、产权交易网报支付、财务公开、合同管理、监测预警、手机App等9个系统,实现资产资源、合同、财务三者关联,形成业务闭环,并与国家平台同步,强化科技赋能,实施全程监管,确保财务透明、资产安全,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管好“五本账”,做到公开透明。盘清“家底账”,动态清产核资。该县盘清了脱贫攻坚形成农村集体资产总值和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资金,收回流失土地和资产;管活“集体账”,实现“政”“经”分离。全县集体经济资金从财政资金中分离,实行记账代理制、处置背书制,保障了财政资金、集体收入“该管必管”“安全灵活”;晒出“收支账”,财务公开透明。通过公开栏、群众会、微信群、平台网站、二维码及App实时查看,每笔收支都让居民明白放心;消除“隐患账”,立体监管防范。多种渠道明察暗访,重点查纠资源发包、暗箱操作和收入不记账等突出问题;做实“奖惩账”,激发发展活力。将村组集体经济收益和村组干部报酬补贴挂钩,以不超出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净收益的20%奖励村组干部。

  强化“五方责任”,压实各方职责。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监督和服务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做好清产核资和固定资产登记工作,提高“三资”监管平台使用率;县财政局指导各乡镇财政所做好资金管理和财务人员培训;县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公示;县审计局依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财务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县纪委监委查处涉及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据了解,自推行“115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法以来,该县19个乡镇、271个村(社区)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总额39.89亿元,分离2.77亿元集体经济资金实现专款专用;排查出“三资”管理问题546个,整改542个,整改率达99.3%;查处“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6个,处理167人、立案93人、处分87人,追缴资金410余万元。目前,该县侵害群众利益的歪风邪气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公开透明、安全有序运营,赢得群众信赖,促进了乡村振兴。李铁军 叶新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聚焦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卢氏
   第07版:渑池
   第08版:关注
   第09版:关注
   第10版:陕州
   第11版:区域
监督护航临时救助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一线监督
护航烟叶采摘
“金叶增收”
卢氏县城市生活
垃圾处理费
与水费并网启动
图说
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