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张茅乡:
“谢谢村‘两委’,晚上在广场上闲聊时提了一嘴小菜园占道的事儿,没想到干部们听到了,当场就管,大伙儿一起商量着就把问题解决了!”日前,看着巷道恢复畅通,邻里重现和睦,陕州区张茅乡苏村村民苏创兴高兴地说。
针对“干部上班、群众下地”造成的沟通“时间差”,张茅乡党委创新思路,变“干部找时间”为“用群众时间”。各村党组织充分利用群众晚饭后习惯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闲聊、乘凉的机会,趁机融入其中,在倾听家长里短中敏锐发现矛盾苗头,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引导讨论、凝聚共识、解决问题,将服务与治理无缝融入群众的晚间生活。
苏创兴回忆说,一天晚上,他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和邻里乘凉时,随口提起了小菜园占道的烦恼。在场的村干部捕捉到这个信息,没有打断话题,而是顺势引导大家坐下来一起解决。
在路灯下,当事双方和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心平气和地达成了和解方案。一次邻里纠纷,就在晚间闲聊的自然场景中顺畅化解。
“亮灯夜话”机制是顺应群众的生活习惯,通过“零距离”“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诉求在闲聊中得到倾听,矛盾在协商中自然化解。
下一步,张茅乡党委将持续深化这一机制,引导各村党组织进一步用好群众晚间乘凉的“黄金时间”,让干部更自然地融入群众“夜话”,提升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真正实现党群同心、邻里和谐、治理有效。
马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