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甘棠街道柳林村:
在陕州区甘棠街道柳林村的千亩李子种植示范园里,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红色、绿色、黑色……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丰收画卷。这个距甘棠街道15公里、省道313线穿村而过的小村庄,凭借“一一三四”工作法,让李子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支部领办聚合力,合作社架起“连心桥”。柳林村牢牢抓住党组织领办这一核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村党总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两委”干部带头入股,党员群众代表参与管理,将政治优势与经济优势深度融合。村民以资金、苗木入股变股民,实现发展与村民利益一体化推进。2023年,该村李子产值达2520万元,2024年再创新高,总产量1800万斤、产值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万元。
品牌赋能拓市场,“萌小李”IP受热捧。柳林村用卡通形象赋予李子新活力,以李子为原型的可爱IP,搭配创意包装和时尚标识,让农产品跳出“土味”标签。同时构建“种植+加工+采摘+文创”全产业链,让“萌小李”从地方特产向家喻户晓的品牌迈进。
三项机制促增收,四个基地强根基。建立联农带农、技术培训指导、平台统一销售三项机制,由合作社选育新品种,邀请专家授课,安排销售经纪人对接客商,解决“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同时,打造千亩种植示范园、产业技术培训教育基地、新品种培育基地和休闲采摘摄影基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农文旅融合。
好品不愁销,美名传四方。柳林村海拔550-600米,昼夜温差大、水源丰富,孕育出17个优良李子品种。从6月下旬到9月上旬,品种接连成熟,远销湖北、辽宁、新疆等多地。
如今,柳林村的李子产业正从“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辐射周边乡村形成规模化种植带。这个河谷深处的村庄,用创新与实干,让小小李子结出了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
李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