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38年底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渑池诞生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黄河时报

  □本报记者  卢仙格

  1938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离开延安进入中原工作,首站在八路军渑池兵站停留。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刘少奇在八路军渑池兵站停留工作期间,在这里起草撰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巨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和初稿。并在党训班上向学员们讲述,渑池也因此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首讲地。

  寒夜伏案创作

  完成《共产党员的修养》

  提纲

  刘少奇同志虽身居渑池却胸怀长远和大局。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大批爱国青年学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生出身的新党员大量增加,一方面壮大了党的队伍,另一方面也使党的成分和思想状况变得复杂起来。如何对广大的新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增强抵制资产阶级种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完成我们党所肩负的伟大民族解放任务,成为巩固和加强党对抗战领导的一个迫切问题。

  抗战开始后存在的这种情况,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他指出,对这一大批新党员要加强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思想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里,十分明确和全面系统地阐述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专著还没有。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中国党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的命题,引起了刘少奇强烈的思想共鸣,使他产生了写作关于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想法。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赴任中原局书记,途中来到渑池八路军兵站,组织召开了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按照会议部署,会后要在渑池兵站举办党员训练班,培养党的地方干部,训练一批骨干力量。所以在渑池期间,刘少奇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党内生活的观察和豫西的形势分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开始撰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寒冷的冬夜,刘少奇一连几个夜晚工作到深夜,完成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一共6页,写在粗麻纸上。主要内容有4个部分:修养的基本条件,共产主义事业是空前伟大、空前艰苦的事业,同志中对共产主义事业之伟大与困难的认识,总结。

  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

  首次宣讲《共产党员的修养》

  1938年底至1939年1月,中共豫西省委在八路军渑池兵站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第一期党员训练班开始时,刘少奇亲自为学员授课,讲了《中共党史》,并首次宣讲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他指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革命队伍里的每个同志,都要加强学习,锻炼改造。

  刘少奇依据提纲又指出:一定要建设一个好的党,中国革命才能胜利,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党性,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修养,提高贯彻党的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刘少奇的宣讲,使参加党员训练班的学员和豫西的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刘少奇的讲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说理透彻,参加学习的同志们都说,这是入党以来受教育最为深刻的一次党课,以至几十年后许多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还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在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1939 年1月22日,刘少奇离开渑池,1月28日抵达中原局驻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刘少奇立即指示中原局和中共豫南省委参照在渑池办训练班的经验,也连续在竹沟举办了多期党员干部训练班,并扩大受训范围,培训支部书记以上各级党政干部和地方武装干部。

  抗战记忆

  函

  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关注
   第06版:影像
   第07版:卢氏
   第08版:陕州
   第09版:渑池
   第10版:区域
   第11版:区域
1938年底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渑池诞生
原创话剧《面皮》在三门峡上演
匠心之作收获如潮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