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打工人”到“乡村代言人”
用镜头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黄河时报

  渑池“网红”董迪:

  □本报记者 张迪/文图

  在渑池县仰韶镇西阳村,“80后”董迪正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家乡的山水风光、特色农产品和文旅资源。这位拥有近十万粉丝的“乡村网红”,以义务宣传家乡为初心,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新农人”典范。

  帮助农民销售白菜8000余斤

  偶然的暖心之举开启助农梦

  今年36岁的董迪出生在渑池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早年在外务工的经历让她洞察到家乡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家乡。“我是农民的女儿,土地就是我的根。”她始终盼望着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尽一份小小的力量。

  2022年底,一次偶然的暖心行动让她走上助农之路。在渑池县洪阳镇,董迪看到,地里的白菜长势喜人、翠绿鲜嫩,可农户们的脸上却满是愁云惨淡。原来,大量白菜滞销,无人问津。农户们无奈之下,只能将一棵棵白菜扔进猪圈,看着那些白菜在猪蹄下被践踏。“当时心里特别难受,那么多白菜浪费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的,怎么能这样糟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董迪眼眶还有些泛红。

  就在那一刻,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里闪现:“利用抖音帮帮这些农民!”她迅速拿起手机,开始在抖音上发起助农行动。那几天,她几乎没日没夜地对着屏幕,一边介绍白菜的品质,一边联系各种渠道。幸运的是,短短数日,便助力销售白菜8200余斤。看着一车车白菜被装上车,运往各地,农户们脸上露出笑容,董迪也满心欢喜。

  “原来抖音真的可以通过屏幕传递温暖,真的能帮到老乡们,那种成就感,太强烈了!”这次经历,如同在董迪心中点燃一把火,让她决心在抖音助农这条路上走下去,去探寻那小小屏幕背后,能为家乡带来多大改变。

  “流量”变“销量”

  让更多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

  董迪的镜头很快从风景转向产业。她深入田间地头,拍摄渑池特产“仰韶贡米”的种植过程,揭秘传统工艺酿造的柿子醋,甚至亲自上阵直播带货。为了提升专业性,她自学视频剪辑、研究平台算法,还主动参加电商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

  “我就想让外面的人知道咱们家乡的好东西,让乡亲们种的、养的都能卖个好价钱。”她的声音清脆又洪亮,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不少粉丝都亲切地称她为“咱村里的金话筒”。网友也纷纷留言:“没想到河南还有这么美的地方!”“红薯粉条怎么买?”董迪敏锐地意识到,短视频不仅是记录生活的工具,更能成为连接乡村与市场的桥梁。

  近三年来,董迪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带动渑池农产品销量逐年递增,其中仰韶大杏、牛心柿饼等特色产品更是成为网红爆款。“我都是义务帮助农民,他们只要有需要,自己添着路费就过去了。”她说道。

  微光成炬,照亮乡村振兴路

  回首助农之路,董迪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做抖音时,村里有人不明其志,冷嘲热讽,说她不务正业,整天拍视频有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还有人背后议论:“一个女人家,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不如在家好好带孩子。”

  可董迪心怀赤诚,深知精神世界的富足远胜流言蜚语。“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能帮到老乡们,这些声音都不算什么。”凭借着对助农事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董迪渐渐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2023年7月,她的抖音账号荣获渑池县“优秀自媒体账号”称号,站上领奖台,手中证书的温度,就是对她一路坚守最好的见证。今年6月中旬,她又在“德孝渑池·情暖仰韶”短视频大赛中斩获三等奖。

  董迪从不奢求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只愿像一束微光,以“农民女儿”之姿,不负耕耘,奔赴山海,用爱与坚持,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温暖又坚定的道路。如今,董迪的账号已从个人“小舞台”变成家乡宣传的“大窗口”。面对赞誉,她说:“我的镜头永远对准家乡。只要能让更多人看见渑池的美,再累都值得!”

  ●夏日新农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关注
   第06版:关注
   第07版:湖滨
   第08版:义马
   第09版:区域
   第10版:区域
   第11版:公益广告
从“打工人”到“乡村代言人”
用镜头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开展参观工运史馆活动
服务指导重点单位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