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五里川镇纪委:
今年以来,卢氏县五里川镇纪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作为工作“小切口”,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
一本“明白账”:晒出家底亮堂堂。“村头老校舍租了多少钱?临溪别苑农家乐包给谁了?”过去这些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如今在该镇推行的“阳光三资”行动中一一揭晓。全镇14个村(社区)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登记造册,并及时记录集体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每月5日,利用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栏、明白纸、微信群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一把“铁算盘”:规矩立得硬邦邦。“2000元以上开支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要求,经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包村(社区)领导、镇‘三资’管理办公室主任审批后,方可支出。”“公益性开支按照上级财政部门下发的财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该镇在前期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三资”管理制度。同时,通过职工联户、廉情监督、社会检举、主动说明等方式,多渠道挖掘线索、消除“微腐败”。截至2月底,该镇纪委已责令整改不规范合同8份,挽回经济损失1.2万余元。
一条“致富路”:盘活资源响当当。管好“三资”不是把家当锁进柜子,而是要让死资源变活钱。温口村把72.5亩零散土地集中流转,建成90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引进信念集团发展种植食用菌,村民既能拿租金又能打工。河南村用集体资金打造临溪别苑农家乐,承租出去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7万余元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带动本地群众就近就业。
“通过有效监督,确保把集体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金疙瘩,这才是新时代农村该有的模样!”该镇纪委负责同志说。赵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