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贺婧楠:
□本报记者
卢仙格/文图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短短八个字,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主治医生贺婧楠在一场场呼吸“保卫战”中,用精进的医术挽救患者的自由呼吸和生命延续。
面对疑难杂症
要细心、虚心,更要有恒心
上午8时30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医生贺婧楠快步走向急诊科,接一位新入院患者。患者因为重度咳嗽、呼吸困难入院,贺婧楠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情及服药情况,“您咳嗽几天了?晚上和白天情况一样吗?”细致的查体、温柔的话语,让患者瞬间放下紧张情绪,眉宇舒展,积极配合治疗。
今年33岁的贺婧楠毕业后进入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工作。10年的磨砺与全情投入让她练就了精湛的医术、不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无论何时何地,她总是冲锋在前,第一时间为患者生命护航。
有一年,一位60多岁的患者因肺部重症感染入院,还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病情复杂且严重。“患者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当时在基层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转入我院,后来在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等情况,孩子都从外地赶回家守护,我们会同消化科等多科室进行院级会诊,希望老太太能够在花费最少的情况下尽快康复,但情况一直不见好转,我压力也很大,当时甚至动了让患者去上级医院的念头。”回忆起患者的复杂病情,贺婧楠说道。
但是不服输的劲头让贺婧楠开始没日没夜地研究患者的病情,终于在第二个月时,患者病情稳定下来,最终康复出院。“面对疑难杂症,要细心、虚心,更要有恒心,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深入探究,虚心请教,时刻关注病情变化,才能尽快找到病因,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每接诊一个病例,贺婧楠都会总结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技术、医学理念。
与患者之间的珍贵情谊
让她感到很温暖
呼吸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一呼一吸之间是生命的延续,而呼吸科医生则是这个生命门户的守门人。
面对患者、面对家属,贺婧楠认为医生应该是有温度的。在贺婧楠刚入职时,遇到了一位老人,因肺炎发烧入院,暖心的治疗过程让她们成了“忘年交”,每次老人有不舒服住院便直接找到贺婧楠,来时还不忘带上一兜土特产。患者无条件的信任,为刚入职的她带来了无尽的鼓励和动力,“老太太和蔼可亲,感觉就像自己的长辈一样,后来我休产假时,老太太因病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为了鼓励她,我专程从家赶过来,给她加油,与患者之间的珍贵情谊是我一直非常珍视的。”回忆起自己的从医之路,贺婧楠感慨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大都具有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高、病程长、配合度低等特点,面对这些病人,贺婧楠有自己的“小妙招”。走进病房时,她会握住患者的手,亲切地喊一声“阿姨、叔叔,今天感觉怎么样……”轻柔的语气、鼓励的眼神,如春风般温暖了整个病房。
贺婧楠说:“对待这些老年患者,我们医护人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在每天查房的时候,坚持与患者和家属多沟通,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不忘初心、勇毅前行,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
每天“白加黑”,穿梭于患者的病床前,是贺婧楠的日常。从办公室到病房,她永远都是步履匆匆,只为给呼吸危重症患者撑起一片天。
呼吸道疾病“千变万化”,病种繁多,这就要求从事呼吸科的医生,除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全盘意识和大内科基础。所以,从医10年来,贺婧楠一直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她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全部为医学类公众号,随时随地充电学习已经成为她多年的习惯。为积累更多的经验,贺婧楠多次走出医院,来到群众身边进行义诊,用专业的技能和热情的服务,耐心地为每一位居民答疑解惑、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
成为医生的那刻起,贺婧楠就下决心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坚定地走下去。10年来,她不仅是技术的践行者,更是心灵的疗愈师,从病床前的耐心守护,到疫情前线的勇敢逆行,到日常诊疗的细致入微,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努力,都凝聚着她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对于未来,贺婧楠充满了期待,她将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在呼吸与重症医学之路上,与团队继续为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和希望。